第18章 閃電戰教學(第4/5頁)

朱佑榕啞然失笑,閉著眼睛想了一會兒,突然說道:

“我們應該比他們用的更有效率?”

“很好!”向小強擊掌贊嘆,轉身飛快寫上“使用效率”四個字,然後笑道,“陛下雖是女子,但對軍事真的是天賦過人。當年臣的教官也這麽問過臣,臣可是答不上來的。”

聽他這麽說,朱佑榕臉上綻出笑容,鄭恭寅也是喜形於色。

向小強笑道:

“對,我們兵少,敵人兵多,我們想戰勝敵人,就要比敵人更有效率的用兵。何為更有效率?最顯然的一條,就是集中用兵。假設敵軍有十萬人,我軍只有三萬人,怎麽打?如果敵軍分散在各處,而我軍三萬人合作一處,就能夠有三萬打一萬、甚至三萬打五千的機會。我軍可以各個擊破,如虎入羊群,最終把敵人的十萬人逐一吃掉,而我軍損失還很小。”

朱佑榕笑道:

“敵人不會等著你逐一吃掉吧,敵人也會集中的。那樣就還是三萬打十萬了。”

鄭恭寅雖然不懂,但聽到這裏,也覺得向小強講的有些想當然了。敵軍憑什麽就分散在各處?你會集中,他們就不會集中嗎?特別是看到朱佑榕也提出異議,鄭恭寅捏了把汗:向小強啊向小強,你千萬可別是個繡花枕頭啊!

向小強就等著她這麽問呢,便點著頭笑道:

“問得好。我們這是說步兵。一般的步兵部隊,肯定不會讓你輕松的‘虎入羊群’,他也會收縮兵力,把羊群變成虎群。但我們講的是坦克作戰。假使我們把坦克集中起來使用,敵人一般是集中不起來的。”

“為什麽?”

“因為他們沒有那個建制。現在一般的各國軍隊,都只有坦克營、坦克連,坦克團都很少。清軍,更是只有坦克連這一級別。每連只有十幾輛坦克。更多時候,他們是拆成坦克排用,每排只有幾輛坦克。因為他們有龐大的步兵部隊,必須把一千多輛坦克盡量的分散開來,均勻的摻進步兵中,去加強他們。在他們眼裏,坦克不過是有機槍和火炮的、能開動的鋼鐵碉堡罷了。既然是能移動的鋼鐵碉堡,那自然是為步兵提供掩護,就是跨越鐵絲網和壕溝,消滅敵人的火力點,並讓步兵們躲在後面前進,僅此而已。”

鄭恭寅道:

“不就是這樣嗎?要不還怎麽辦?”

向小強剛想講“集中使用”和“大縱深突擊”時,突然心中一怔,意識到現在還不能講得太深入。一來這是第一堂課,要海陸空先鋪開了講一遍,不能鉆入太具體的問題,二來讓朱佑榕在軍事問題上對自己充分信任之前,不能講一些太過驚世駭俗的東西。朱佑榕很聰明,不是傻瓜,如果現在就貿然說組建裝甲師、裝甲軍團,一旦她認為自己是嘩眾取寵,那就前功盡棄了。

向小強清咳一聲,笑道:

“這個問題,也是給陛下留的課後作業。陛下課後可以想一想,第一,坦克既然不是‘有機槍和火炮的、能開動的鋼鐵碉堡’,那麽,它是什麽?第二,這樣一種有著良好機動性和突破能力的兵器,究竟應該怎樣使用?第三,我們有坦克,敵人也有坦克,而且比我們還多。我們應該怎樣更有效率的使用坦克,做到以少勝多?呵呵,陛下可以結合我們講過的坦克的特點,展開想象力,天馬行空都可以,不必有什麽羈絆。可以多想幾種答案,互相比較一下。重要的是一定要自己想,不要去看參考書,得出自己的答案以前,不要被別人的所謂‘專業意見’先占據頭腦。”

開玩笑,向小強這已經講的東西,就夠前衛的了。要是朱佑榕再去咨詢那些“老朽”,非被他們批得體無完膚不可。一定要朱佑榕自己得出答案。以她的聰明,再加上今天講的東西已經印在她腦子裏了,她八成會得出正確答案的。一旦“坦克應該集中使用、大縱深突擊”這個道理被她自己想出來,別人就不容易抹殺了。

朱佑榕很認真地道:

“好,這三個問題,朕記下了。朕一定自己想。”

向小強笑道:

“那好,我們剛才講了陸戰,講了坦克,我們再來講海戰……”

這種從陸戰一下跳到海戰的講法,朱佑榕很喜歡,這等於是一下換了腦子,開了一片新天地,她的興趣又被一下調起來了。鄭恭寅也很喜歡這種方式,天馬行空,不拘一格,海陸空全能講,而且能結合起來講,這正是他欣賞向小強的原因之一。

向小強講了一會兒海戰,潛移默化地讓朱佑榕“自己悟出”:制海權要靠制空權來保證,就點到為止,不再深入了,又留了兩個問題讓她課後去想,然後話鋒一轉,又講起空中力量,講到航空兵除空戰外的重要任務:配合地面、海上協同作戰,又講了很有前途的俯沖轟炸機。他結合實際,指出對付清軍列車炮那種目標,水平轟炸機不行,要靠俯沖轟炸機。從而進一步得出:有效的配合地面、海面作戰,主要靠俯沖轟炸機。然後,他又很前衛地引出了“強擊機”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