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結婚禮物:裝甲營(第2/4頁)

朱佑榕笑得很興奮,竟然像占了很大便宜一樣。

向小強也跟著興奮了一陣,頭腦漸漸清醒起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擺在眼前。拿多少?這150輛坦克除了我拿,還有誰來拿?

一戰戰場走出了三樣新式兵器:飛機、坦克、潛艇。一戰後潛艇普遍不被看好,都覺得要過時,像棄兒一樣。但是另兩樣,飛機和坦克,卻在一戰後一直廣受追捧,大家都知道這是好東西,各國都在盡力發展。現在坦克在各國陸軍裏都是寶貝疙瘩,各級軍隊都搶著要。也就是說,就算人民衛隊是重中之重,你要把這150輛坦克獨吞了,也就成全軍“公敵”了。四周一雙雙紅眼睛,光用眼神就能把你殺死。

而且,朱佑榕這個少女這麽急著把坦克給人民衛隊,很大程度上是個人的偏愛,因為人民衛隊是她“自己的”軍隊,因為向小強天天給她上軍事課,因為向小強講的坦克戰勾起了她的興趣。她現在一腦子都是“坦克要集中使用”,恨不得把這150輛坦克全給向小強。但她不一定考慮到,是不是還有比人民衛隊更需要坦克的部隊。

據向小強判斷,現在需要坦克的是兩支軍隊,一支是南京守軍。守衛外圍的是首都衛戍軍,八個師,十萬人,守衛市內的是人民衛隊,現有一萬多人,差不多是一個師的量。另一支是現駐在東段長江防線後幾十公裏處的戰略預備隊,大概有六十幾個師。

但問題是現在大明陸軍共有的六百多輛坦克,半數都在長江防線守軍手裏,這寥寥的幾百輛坦克被廣泛的分布在幾百公裏長的防線上,平均每公裏才有一輛多。現在的思維是:既然坦克這麽厲害,那自然要放在防線上堵住敵軍攻勢。這就是把坦克當成“步兵的掩護物”、“能移動的碉堡”了。這也是把坦克當成寶貝疙瘩才會這樣分散。要是幾十輛、上百輛集中在一起沖鋒陷陣,這種用法在這時代的將領看來,肯定太奢侈了。

剩下的半數坦克二百多輛在戰略預備隊手裏,一百多輛在首都衛戍軍手裏。不用說,他們也是盡量平均分配。最大的單位就是坦克連,一連有15輛、20輛的樣子。就這樣,還是有的師有坦克,有的師沒有坦克。

戰略預備隊將近100萬人、首都衛戍軍10萬人,都才各有一二百輛坦克,你人民衛隊1萬人,要是一下配上一百來輛坦克,不用說,那會像年三十的禮花一樣炫。

現在向小強要是大公無私、一心為國的話,就應該把坦克全讓出來,因為無論戰略預備隊和首都衛戍軍,都比人民衛隊更需要坦克。因為他們需要用野戰擊潰清軍,而人民衛隊不過是打巷戰而已。

但對向小強這個裝甲戰粉絲來說,顯然是不可能的。退一步說,就算把這一百多輛坦克全給別人,別人也會平均分配,拆成連、排,拆成每公裏只有幾輛的程度。那和沒有也差不多。

這樣還不如集中在他向小強手裏,保衛南京。

向小強和朱佑榕談了談看法。朱佑榕倒是有心把所有坦克都給人民衛隊的,但向小強讓她知道,盡管把全部坦克集中在人民衛隊手裏能發揮最大作用,但現實不能這麽幹。

於是,朱佑榕對向小強“顧全大局”的精神,有了很深的印象。

最後向小強很無私地“讓出去”一半坦克,自己留下一半。

“臣準備先組建一個坦克營,”向小強拿著筆在紙上寫畫著,這也就算順便給朱佑榕上裝甲部隊編制課了,“目前無論明軍還是清軍,最大編制都還是坦克連,因此我們的坦克營將會有壓倒性的優勢。一個坦克營最好是一個營部、一個通信排、一個修理排、一個偵察排、三個輕型坦克連和一個中型坦克連。每個輕型坦克連編四個排,每排五輛坦克。中型坦克連編三個排,每排也是五輛坦克。這樣一個營就是60輛輕型坦克,15輛中型坦克,正好75輛,正好是一半。”

說完向小強扔下筆,一陣激動再次傳遍全身。自己有坦克了。大明陸軍真正的裝甲化,就要從人民衛隊開始了。

……

第二天,1月19號,大年二十六。臨近除夕,大街上卻沒一點“年味兒”。往年這個時候,街上早就到處爆竹聲聲了。但是今年因為打仗,為了不與槍炮聲混淆,所以長江沿岸都禁止放炮。街上冷清清的,過年的氣氛被戰爭破壞殆盡。要不是留守的市民貼上了春聯,簡直感覺不出馬上就要過年了。

向小強的心情卻十分澎湃。他坐在車裏,要去檢閱自己的裝甲營了。朱佑榕一道聖旨,各部門一溜綠燈,效率奇高無比。一百多輛坦克剛從平板火車上開下來,就按向小強的要求選出75輛,開到位於城東孝陵衛的人民衛隊兵營了。坦克兵都是從陸軍坦克學院選拔的最優秀畢業生擔任,又從首都衛戍軍的坦克部隊裏,選了二十幾名最有經驗的軍官,來擔任連長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