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向的抉擇VS秋的抉擇(第2/4頁)

……

向小強跟著沈榮軒走出乾清宮,來到宮殿前的石欄邊。宮殿周圍是幾棵幾百年的古樹,每一棵都用鐵鏈圍起來,用小銅牌標著樹的名稱、年代。

沈榮軒雙手扶在漢白玉欄杆上,居高臨下望著這些古樹。霧氣很重,石欄上很潮濕,很涼,但他好像沒發覺一樣,雙臂毫不在乎地扶在上面。

遠處是隆隆的炮聲,向小強裹著軍大衣,縮著腦袋,站在他身後,忐忑地等著他開口。

“小向啊。”

向小強聽到沈榮軒又恢復了叫他“小向”,不知怎麽的竟一下子輕松起來了。現在只有他們兩個人,沈榮軒要還是笑呵呵地叫自己“向大人”,那才是不祥之兆。

沈榮軒問道:

“還記得你第一次見我時說的話麽?”

向小強一怔,回想著自己剛來大明時,到東廠去參加會議,在開會前借著倒茶的機會,向沈榮軒表忠心的情形。

沈榮軒繼續道:

“你當時說的那些話,現在每一個字我還記得。你當時跟我背誦那首文天祥的《揚子江》,說實話,我心裏是感動了一下的。……我本來以為,今天這些人中,但凡有一個支持陛下留守南京的,那就應該是你。”

向小強頓時面紅耳赤,心中一股強烈的慚愧湧上來,低下頭,不知如何以對。

“小向,自從你來到我們大明後,表現一直非常優秀。我總對自己說,當初沒有看錯人。我們雖然不知道他從哪裏來,但是看一個人不能聽他自己怎樣說,要看他實際怎樣做。你的實際表現贏得了我們的信任,也贏得了陛下的信任。年輕人有野心是好事,甚至想踩著前輩往上爬都沒關系。年輕人嘛,我年輕時也是這樣。……但是現在大明有難,我們就不能想得太多。自己的仕途前程、榮辱得失、甚至身家性命,都不能想得太多。……你既然喜歡文天祥的詩,就應該知道他最著名的詩不是《揚子江》,而是另一首。”

一席話說得向小強汗流浹背,慚愧、緊張甚至恐懼,交集在心頭。沈榮軒的話中好像有什麽地方讓他如芒刺在背,總覺得不妥。但究竟是哪裏,卻一時想不出來。

向小強腦中空白,下意識地說道:

“沈公說的,是《過伶仃洋》。”

沈榮軒轉過身來,微笑道:

“願意背一遍我聽聽嗎?”

向小強深吸一口氣,喃喃背道: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沈榮軒笑道:

“背得很好。所以說,在這種敵人從北方過來的時候,我們不能光知道‘不指南方不肯休’,還要知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向小強臉又是一紅,低頭慚愧地說:

“沈公說的很對,學生記住了。”

沈榮軒點點頭,摸出懷表看了看:

“有這句話就好。……不早了,我得去統帥部了。你也抓緊,你也有很多事要做。”

向小強猛地意識到,眼前的人是一國首相,是那種日理萬機、日程表排得滿滿的人。在“新年政變”之後,他還是第一次對自己說這麽多話。

沈榮軒臨走時拍拍他的背,微笑道:

“小向,聽說你軍事上很有一套。我們都是文臣,這方面不如你,如果清虜打過來,保衛南京就靠你了。一定要好好發揮。”

向小強心裏一熱,看著沈榮軒的眼睛,相當鄭重地說道:

“學生一定不負沈公重托。”

……

向小強目送著沈榮軒的背影消失在白霧中,才有些虛弱地靠在漢白玉欄上。發覺自己後背出了一身冷汗,臉滾燙,像火燒一般。

自己想保命的那點算盤,根本沒逃過沈榮軒的眼睛。一番循循善誘,自己居然讓調教得像個小學生一樣。向小強內心突然升起了一股不服氣。

裝什麽老大,了不起啊。不是當初老子搞政變,你能當首輔?

唉,不過……

“這家夥果然是個鷹派啊!”

向小強在心裏說著。自己雖然有些惜命,但自認為也是個鷹派。但願不被沈老鷹看扁了才好。

突然,沈榮軒的一句話回響在他耳中:

“小向,自從你來到我們大明後,表現一直非常優秀。我總對自己說,當初沒有看錯人。我們雖然不知道他從哪裏來,但是看一個人不能聽他自己怎樣說,要看他實際怎樣做。”

……“我們雖然不知道他從哪裏來”……

向小強玩味著這句話,額角的冷汗不斷留下來。

當初東廠不是認定了自己是英國情報官麽?怎麽又說“不知道他從哪裏來”?

也許是當時騙過了江美廬,但根本就沒騙過沈榮軒。或者是當時騙過了,但後來一調查,英國軍情局那裏根本就沒有過自己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