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殉道者(第2/4頁)

他剛聽到張家村的慘劇時,還在雨花台上指揮人民衛隊打仗,當時他只是驚訝了一下,心中並沒有很難受的感覺。現在回想起當時的麻木,覺得應該懺悔。

也許是自己來自後世,聽了、看了太多的我們民族在近代、在現代、在當代被屠殺的事情,“免疫力”變強了?區區四十幾人的屠殺,已經引不起自己興趣了?

是啊,前有清軍幾千萬的入關大屠殺,後有日軍幾十萬的南京大屠殺,眼下清軍過來一支部隊,殺了幾十個平民,還能叫“屠殺”嗎?

……向小強閉上眼睛,為潛意識裏的麻木思想深深懺悔。

自己來自後世。雖然是同一個民族,但那個民族已經是在近代、現代、和當代被反復屠殺、已經變得跟羊群一樣麻木了的。以羊群的標準來看,在戰爭期間,區區幾十個平民被敵軍刺刀挑死,當然不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事情。

向小強曾經很羨慕那些當代強勢國家的國民。他們的國民在海外被殺害、被綁架,哪怕只有幾個人,國家也會用盡一切手段去保護、營救。為了幾個普通國民的生命,國家不惜出動直升機、特種部隊,不惜侵犯別國的領海領空,甚至不惜發動戰爭。美國、以色列……他們不是羊群國家,他們是虎狼國家。

向小強知道自己現在的臉色一定很難看,下意識地瞥了一眼旁邊的記者。

“嘭!”一陣白煙,記者準確地抓拍到了這張《憤怒的向將軍》。

……自己已經把第一元兇——哈豐阿殺掉了,根本沒給他出庭的機會。現在站在被告席上的,是親手動手殺人的七個憲兵,還有兩個現場指揮殺人的師部參謀。他們九個人是經過多名士兵檢舉、證據確鑿的。

還好,看來眼下這個大明朝還沒有變成羊群國家。這九名殺人者必須死。

這次公開審判,大明政府的主要目的,就是對滿清的一次政治攻勢,就是讓這件事在國際上影響更大一些。軍事法庭邀請自己來旁聽,也有借助自己的特殊身份、吸引眼球的意思。

自己是大明最年輕的將軍,又是殺人元兇哈豐阿的戰場對手,統帥部的老頭們已經授意自己尋找機會,最好能在法庭上來一段慷慨陳詞,以一個義憤填膺的年輕將領形象,痛斥清虜,這樣很多作為法官和檢方不方便說的話,都可以由自己這個旁觀者說出來,極大地加強宣傳效果。

現在大明也和所有的文明國家一樣,法律要保證每一個被告有辯護律師,哪怕這個被告十惡不赦、證據確鑿。

現在庭上的這個辯護律師是大明為他們提供的,但仍顯得很盡職,辯護起來不卑不亢。他緊緊抓住“必須服從命令”這個切入點,盡力把屠殺的責任全引到了已死的哈豐阿身上,主張這九名被告全部無罪。

雖然他每說一句,旁聽席上便響起一陣噓聲,但向小強仍然看出了一點端倪。

好像……連這名辯護律師,也是希望為那些村民報仇雪恨的。

首先,他進行的是無罪辯護,而不是減罪辯護。也就是說,並不是要求從輕處罰,而是要求當庭釋放。乍一看很為他們著想,但這等於是替被告向法庭提出了一個不可能實現的要求。

如果承認有罪,只是要求減罪,那麽,考慮到他們是被命令的,很有可能罪減一等,保住性命。現在直接要求無罪,這幾個人親手殺人,平均每人殺死五個平民,證據確鑿,就算是服從命令,在任何一國的法庭上都不太可能判無罪。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有罪,將是毫無疑問的死刑。

如果向小強猜得不錯,這位律師背叛了職業道德,但選擇了服從人類的良知。

老法官扶扶眼鏡,敲了一下木槌,說道:

“本庭已經聽取了檢辯雙方的陳詞。在休庭宣判之前,是被告的最後陳述時間。九名被告,你們可有什麽要說的麽?”

九個被告站在被告席上,有的低頭不語,如老僧入定,有的瑟瑟發抖,拼命祈禱,其余幾人臉色慘白,相互看看,都在猶豫。他們原來覺得自己肯定活不成了,都做好了準備,在法庭上大罵一番,顯得英雄一點,沒準朝廷還能追認自己個英雄啥的。但現在看到還有這麽多道道,自己殺了明朝的人,明朝還派人維護自己,還叫啥辯護律師,好像挺向著自己,又燃起了希望,於是,不大敢亂說話了。

再加上辯護律師說的頭頭是道,對啊,自己是服從命令,有什麽錯?你們憑啥槍斃我?

其中一個最年輕的被告臉憋得通紅,好像很想說什麽話。終於,下定決心,大聲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