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和平的價碼(第2/4頁)

……

上午十點鐘,永安公主號滿載了僑民離開巴達維亞,駛向暹邏。

向小強代表團暫時留在巴達維亞,受皇命組建一個2-23屠華暴亂調查委員會,調查巴達維亞2月23日開始發生的血腥排華事件,主要是調查華人的損失情況,為接下來的兩國談判提供依據。

代表團以向小強、三位老顧問、秋湫等人為骨幹,還有國際紅十字會官員、各國駐巴達維亞記者,當然還有荷蘭殖民當局的官員共同組成。向小強把調查暴亂兇手的權力完全讓給殖民當局,自己只是緊緊盯住華人生命、財產損失的調查。

秋湫有些顧慮,問道:“小強啊,他們本來就是一丘之貉,這次只是被我們逼急了才鎮壓的,讓他們去調查兇手?他們能公正處理嗎?”

向小強笑道:

“這我不擔心。沈閣老這回是盡顯鷹派本色,真是帥呆了。我發現我跟他雖然平時有些隔閡,但每逢重大問題,總能看到一起去。要是沒他,這次不可能這麽痛快。”

“啊?啊……什麽叫‘鷹派’和‘帥呆了’啊?”

向小強:“嗯,就是很彪悍。”

秋湫:“?!”

向小強呵呵笑著:“反正這次我跟他的意見,都是要一命抵一命,死了一千華人,就要一千當地人抵命。死了五千華人,就要五千當地人抵命。包括被強暴的華人婦女,也要算進去。這樣的話,怎麽都是公正的。要不然偵查手段全在殖民當局手裏,他們說什麽我們都得聽著。哪怕他們說這次行兇的只有十個人,我們也拿不出任何反證。我們只是個小小的委員會而已。”

秋湫一直跟著收發電報,也知道這個決定。這是個非理性的決定,注定要用巨艦大炮威脅荷蘭就範的。這不符合法理,但卻符合公理。

她帶著愁容說道:

“唉,我也知道啊……但肯定會遭到國際輿論一片反對的。”

向小強哼了一聲,冷冷地道:

“肯定會有很多‘文明國家’跳出來譴責的。我都能想象得到他們說什麽,他們肯定說這是野蠻要求,任何一個文明國家都不會提出來的。哼哼,那是沒殺到他們國家人頭上。再說,參與施暴的當地人,肯定是被殺華人的幾倍。現在我們只要求一比一,夠便宜了。而且,我們畢竟不是要借此向南洋伸手、要占領荷屬東印度,而只是要殺幾個人,英美法政府該偷著樂了。而且,我們有可愛的記者,能讓全世界人民分享我們的憤怒,讓那些善良的人站在我們這邊。……這種時候,誰是最可愛的人?答:記者。”

……

調查委員會共分成五個組,向小強、秋湫、三個顧問每人帶一組,親自在巴達維亞大街上帶人清點、收殮屍體。每組都配一名領事館華人工作人員,除了清點屍體,也要查找領事一家。他們既清點華人屍體,也清點當地人屍體。荷方當局人員見到華人委員會也收殮當地人的屍體,都很感動,稱贊他們心胸寬闊,人道無國界……

但幾個組的華人領隊都明白,華人屍體減去當地人屍體,就是還欠下的血債數目。

除了向小強外,三個老顧問和秋湫的表現都非常可敬。面對燒得焦黑、骨頭都露出來的屍體,還有蒼蠅亂飛的無頭屍體,翻著白眼、舌頭微吐的人頭,被割掉乳房、下陰塞滿雜物的女屍,被開膛破肚、內臟爬滿蛆蟲的屍體……他們沒有一個人退下不去面對。

三個老頭年紀都很大了,每人都吐了兩三次,但還是吃著心臟病藥、降壓藥,咬著牙帶隊清理。秋湫也是吐得一塌糊塗,但她一邊哭一邊吐,也沒有退下來。他們都知道,在調查組裏。他們就是骨幹,他們一旦退下來了,剩下的除了記者,就只有當局官員和當地軍警了。那麽華人死難的真實情況和數量,就肯定會被大量掩蓋。

在巴達維亞的各國記者,還有從附近聞風而來的記者們,這下可大開眼界了。從上午暴亂平息,他們就從躲藏地出來。這些“最可愛的人”不顧戒嚴令,扛著照相機大肆拍照片。

荷蘭當局畢竟還覺得這很丟人,命令軍警以戒嚴為理由,禁止記者拍照、沒收照相機。但一些機靈的記者很快就找到向小強的調查組,向他告狀。結果大明帝國欽差大臣當即拍板,宣布巴達維亞的所有記者皆為調查委員會成員,可以攜帶相機參與調查事宜。當局軍警若有阻攔,將被視為敵對行為,後果自負。

於是,自1914-1918世界大戰之後,最大的一次“黑鏡頭”盛宴開始了。幾千、上萬張慘不忍睹的照片被各國記者攝入相機,發往世界各地。

荷屬東印度殖民當局將在幾天內,在全世界聲譽掃地。

……

下午三點,從暹邏海軍基地出發的大明巡洋艦分艦隊,列隊通過馬六甲海峽。當三艘萬噸巡洋艦劈波斬浪、列隊駛過新加坡海峽的時候,幾十萬名新加坡華人、還有從巴達維亞到這裏的華人,自發聚集在新加坡島的南岸,激動地目睹大明巡洋艦的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