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初到德國(第4/4頁)

沒給英國記者再次發問的機會,另一個記者搶過來道:

“我是《德意志總匯報》的記者,向將軍,請問您對新德國的第一感覺是什麽?”

嗯,這個問題有花招。俺連“舊德國”都沒見過,何況“新德國”?向小強知道“新德國”在這裏不但指德國,而且更是指納粹政權。他只好敷衍道:

“很幹凈,很整齊,很……漂亮。”

“請問,有沒有一種欣欣向榮的感覺?”

“……”

向小強哭笑不得,這種提問模式,真跟央視記者有一拼。他很禮貌地笑道:

“嗯,在我看來,德意志確實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國家。”

好吧,我說的是“德意志”,這就沒什麽新舊之分了。

“我是《柏林日報》的記者,”另一個記者擠過來問道,“向將軍,眾所周知,英國是貴國上流社會歐洲遊的首選地,但這次您為什麽舍棄了英國,選擇了我們國家社會主義的德國呢?”

見鬼,我什麽時候“舍棄”英國了?向小強有點不爽,這德國記者誤導得也太赤裸裸了吧。他想了想,說道:

“唔……其實很簡單,這個時候英國的天氣總是很糟糕的。所以,這次我們選擇了歐洲大陸。”

緊接著,另一個記者湊過來:

“我是《法蘭克福日報》的記者,向將軍,貴國同荷蘭簽訂條約、獲得了割讓蘇門答臘島的正當賠償後,英國馬上就派遣了一支艦隊前往亞洲,請問您對這件事情怎麽看?您認為這是一種威脅嗎?”

這是明顯的挑撥了。說實話,向小強這趟來,本意就是為了靠攏德國、疏遠英國的。但現在德國宣傳機器上來就這麽急吼吼地,這讓他很是不爽。

向小強多少有點冷冷地說:

“大明帝國和大英帝國有著長期的友誼,和深厚的信任。而且,印度是英國的合法領地。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可以往自己的任何領地派遣任何軍艦,英王陛下政府當然也不例外。比如說,蘇門答臘島現在是我大明的合法領地,我們往蘇門答臘派遣艦隊,我想英王陛下政府也不會認為這是一種威脅的。”

《法蘭克福日報》的記者碰了一鼻子灰,那個《德意志總匯報》的記者趕緊接過來,問了個不疼不癢的問題:

“向將軍,您和夫人這次準備在德國逗留多久、可能去哪些地方遊覽呢?”

向小強松了口氣,恢復了笑容:

“是這樣,我們的簽證是20天,實際逗留多久,要看……呃,咳咳,要看具體情況了。這個……滿意的話,我們可能會申請延長,不滿意的話,對不起,可能就會提前離開了。我們可能到亞琛泡溫泉,到貝希特斯加登滑雪,柏林嘛,肯定是要去的,可能還會去慕尼黑。”

德國記者緊接著來了一句:

“之後呢?您之後會不會去其他國家?”

他的意思是指會不會去俄國了。向小強暗笑著,打著哈哈道:

“這個嘛……還是那句話,就要看德國好不好玩了。‘好玩’的話,我們就會只跟德國玩……哦不不,是只‘在’德國玩……不好玩的話,肯定還是要到別的國家去玩的。”

那個英國記者被晾了好久,一直插不上話,現在逮住機會,立刻問道:

“向將軍,如果德國不好玩的話,您有沒有可能去俄國玩?”

向小強很欣賞他的聰明,卻依舊笑嘻嘻地,指指身旁的秋湫:

“問問我妻子吧,這是我們家領導,出來度蜜月,她說了比我算的。”

秋湫趕忙搖著雙手,連聲笑道:

“哎呀,千萬別問我,我什麽都不知道的……”

……

幾百米的港口道路,被這群記者纏住,一直花了半小時才走出來。然後向小強回答完了記者的最後一個問題,謝絕了繼續采訪,找了幾輛出租車,匆匆趕往火車站。

到了火車站,一行人下車,最後一輛車裏的警衛悄悄過來,低聲說道:

“大人,這一路後面總有一輛汽車跟著。”

向小強點點頭,沒說什麽。這在他意料之中。到了火車上,說不定還會有穿著風衣的人“走錯包廂”呢!

不萊梅港只是港口區,和不萊梅市還在兩個地方。但即使是港口區,這裏的火車站候車大廳的整潔、宏偉,還是大大超出了向小強的想象。

地面一塵不染,候車大廳裏走動的旅客,也大都是些衣冠楚楚的人。大廳的一端,是一些餐廳、商店,這倒是和各國的火車站一樣。只是具有“德國特色”的是,每一個商店、餐館的門口,都會立一個牌子。向小強已經大概猜到了牌子上的內容。他問了問宋如海。宋如海瞥了一眼牌子,搖頭嘆道:

“翻譯過來是:猶太人恕不接待。唉,32年我退休的時候,德國還不是這個樣子。三四年的工夫,這個國家變得強大了,但也變得瘋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