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戰略目的(第2/2頁)

接著,沈榮軒也不看稿子,雙肘支在發言台上,微笑著侃侃而談,從保定兵工廠工人起義,到昨天艦隊挺進渤海、到飛機空投太行山、到返航時的大空戰、再到艦隊第二天開出渤海海峽返航……一系列經過,只用了十分鐘,既簡潔又全面地交代了一遍。

向小強注意到沈榮軒的口才真不是一般的,這段經過他說起來生動,而且又沒有什麽主觀評價。這很重要。向小強覺得要是讓自己來說,恐怕少不了夾雜進去很多個人觀點。恰恰這在新聞記者們面前,是比較忌諱的。

沈榮軒說完了,記者們還在低著頭,“沙沙”的記錄。緊接著,很多人就舉起手來了。

“那好,我們就進入提問時間,”沈榮軒笑著,示意一下,“第二排中間這位先生,請。”

一位記者站起來說道:

“我是《江南觀察報》的記者。請問沈閣老,現在明清停戰不久,大明軍隊這次組織如此大規模的行動,而且是主動進攻。而且。請問大明政府的戰略目的是什麽?想得到一個什麽結果?”

這第一個問題,也是在場所有記者的疑問,也可以說是全世界的疑問。這開場第一個問題,可以說是整場記者招待會可能提出的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了。

沈榮軒點點頭,很鄭重地說道:

“可以這樣講,本次軍事行動並不是長時間策劃的結果,而是在保定起義之後,我們臨時決定、並在幾天之內安排實施的。可以說沒有什麽戰略目的。純粹是為了支持保定起義軍。從法理上講,他們都是我們大明的子民,大明子民反抗侵略者,大明政府當然要大力支援。從情感上講,保定兵工廠的工人們不堪偽清政府長期的黑暗統治,奮起反抗,這是非常令人振奮的。

“偽清統治黑暗到什麽程度,大家也都知道。偽清治下人民起義頻頻發生,這個大家也知道。可是有一些數字大家不知道。去年一年,在偽清治下發生了多少次起義?據我們掌握的,總共206次,平均1.8天一次。但是這206次起義中,人數超過500人的有多少次?只有5次。那這206支起義隊伍中,堅持超過一個月不被剿滅的,有多少呢?……只有4支。

“但是在保定的這一次起義,參加起義的人數達到了6000人。這是史無前例的。他們有武器,但是沒有糧食,沒有其他的東西。我們不能看著他們自生自滅,我們要竭盡一切所能,幫助他們生存下來,發展壯大。這將給那塊黑暗土地上的苦難人民帶來希望,讓他們看到:即使奮起反抗,也並不是注定失敗。自由世界人民將看到他們的鬥爭,全世界反抗壓迫爭取解放的人民,也將看到他們的鬥爭。如果說我們有戰略目的的話,那就是這個吧。”

沈榮軒講完,大殿中響起一陣夾雜著贊嘆的竊竊私語聲。

向小強低著頭,回味著沈榮軒的話。他知道沈榮軒此刻完全可以不說這番話。他完全可以引導記者,來責問自己這個具體策劃、指揮者。這次行動,是向小強直接通過朱佑榕批準施行的,完全繞過了沈榮軒,甚至都沒跟他說一聲。向小強想,如果換過來,自己是首輔大臣、沈榮軒是人民衛隊司令,他繞過自己搞這麽一出,自己絕對受不了,肯定會借這次記者招待會,把質問都引到對方身上,趁機打壓政敵。

如果這是一次很輝煌的勝利,沈榮軒搶著攬過去還好說,但現在這明顯是一次得不嘗試的行動。出動了一只大艦隊、一百多架戰機、還損失了那麽多架,就是為了給北清境內的一支六千人的暴動武裝空投給養。花的還是大明納稅人的錢。雖然說起來,北方的百姓也是大明的子民,但根本沒幾個人真這麽認為了。

雖然像小強這麽幹,是有用意的,是為了將來北伐滿清做準備,但在現在的一般將領和大明人民看來,完全就是得不償失。

但是,沈榮軒卻完全認了下來,還用一番義正詞嚴的話盡力地圓上了,都沒給外界機會看穿。

向小強心中一種復雜的滋味,說不出來。一方面,覺得沈榮軒該一致對外的時候絕不內訌,真正擁有作為一國首相的氣度;另外也隱隱擔心,這樣的一位政治家作為政敵,自己心裏實在是沒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