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敵我對比(第2/3頁)

李根生驚訝地看著向小強。然後有些猶豫地看看周圍人。

向小強揮揮手,說道:

“根生,你不必顧慮。這裏沒有外人,你有什麽想說的都全部說出來。還有其他人也是,有什麽想說的、或者反對意見,都說出來。今天開這個會的目的就是這個,先要讓我們內部的意見充分碰撞。之後才好跟外人談。”

李根生心一橫,點點頭,說道:

“大人,我知道您是個‘杜黑主義者’,很推崇制空權。大人,杜黑的那本《制空權》我也看過,說實話,我也部分贊同杜黑的觀點。但是他的觀點太超前了,他認為僅靠空中力量就可以打贏一場戰爭,讓一個國家屈服。大人……我不是說他說的不對,我的意思是,那至少要等到三五十年之後。在現在的時代。空中力量還只能起到輔助作用,打仗還得靠地面部隊。”

向小強閉上眼睛,醞釀著該怎麽說。李根生居然誤會他是杜黑主義者,這讓他很是郁悶。杜黑是什麽概念?意大利軍事理論家,制空權的最早提出者,還是空中力量的瘋狂鼓吹者。他的主要著作就是《制空權》。這本專著寫於二十年代,裏面對未來空中戰爭進行了很多大膽的預言。很多預言他說十年後、二十年後就會實現的,結果直到21世紀都還沒實現。

杜黑主義者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對空中力量的狂熱推崇,並認為僅僅依靠空中力量就能打贏戰爭,認為空中力量能夠替代一切,甚至替代地面部隊。這的確夠瘋狂的。

向小強雖然很推崇空中力量,但他自認為還不至於是杜黑主義者。他知道空中力量能夠幫助地面部隊打贏戰爭,但從不認為空中力量能完全取代地面部隊。

也就是說,沒有制空權肯定打不贏戰爭,或者更進一步說:在其他方面差距不是很懸殊的情況下,有制空權就能打贏戰爭。但絕不是說,僅僅依靠空中力量,就能打贏戰爭。

這是最關鍵的區別。

……

向小強沉吟了片刻,說道:

“好,相信根生的這個顧慮,很多人都有。現在我們先放下,先不談這個。後面我可能會組織一次演習,主題就是測試一下,空地協同的戰鬥應該怎麽打。相信那場演習能暴露出很多問題,但也能解決很多問題。現在,我向大家展示我主張北伐滿清的第二個理由。公主殿下,請為我們大家講一下吧。”

所有人都看著十四格格。十四格格起身,微笑著點點頭,顯得非常自然。她快步走到地圖前,接過指揮杆,在地圖上指著說道:

“滿清統治的,是一塊龐大的多民族地域。人口眾多,社會階層也很復雜,滿、蒙、回、藏、漢都有自己的武裝。這導致了陸軍的等級制度的復雜。名頭規格千姿百態,原本的目的是編制各種不同規格的部隊來執行各種不同的使命,可表面上看的龐大陸軍實際上真正能戰鬥的部隊其實很少。

“滿清陸軍可以分為如下幾等:禦林軍、滿八旗師、蒙八旗師、漢新軍師、漢陸軍師、回藏民族師、地方守備師、架子師、國民師,其實也就是鄉勇。首先,禦林軍有五個師。分別叫做前鋒師、驍騎師、銳劍師、善撲師、神機師。

“自戊戌變法後,光緒皇帝將原皇家近衛的驍騎、銳劍、前鋒、善撲、神機五營,首先擴編為五個禁衛師。這五個師一直保持到現在,一直承擔著皇家的保衛和禮儀工作,一直是裝備最好、對皇室最為忠誠的部隊。這五個禦林軍師可以說是皇帝的私人武裝,一般的作戰行動完全不參加,專門負責京畿的守衛工作。

“這五個師被分別部署,驍騎師部署在大沽口、前鋒師部署在承德、神機師部署在密雲、善撲師部署在紫禁城、只有銳劍師被部署在清的祖宗聖地的奉天。編制上這五個師都是不成比例的大編制,每個師平均有近3萬人。但是實際情況是,這幾個最頂尖的師,多數安排的都是那些下級貴族子弟和有點‘本事’的旗人。雖然裝備精良,人員素質都高於其他部隊,但是我可以告訴大家:首先,這最頂尖的幾個師,已經是不折不扣的樣子貨了。”

向小強滿意地站在一旁,看著下面的下屬們微露驚詫之色。在大明軍界,甚至情報部門,一直也都知道滿清的五個禁衛師都是什麽人組成的,也知道他們基本不戰鬥。但因為這幾個師一貫的最重要任務、最優良裝備、最高素質人員,明軍也好,明軍情報組織也好,也都還把他們看做清軍的精銳。再怎麽說,也從沒敢把他們看作是“架子貨”。

但是現在十四格格語出驚人。十四格格的身份、或者說是“前身份”,讓在座的人不敢懷疑她講的話。就算是東廠廠督坐在這裏,也知道自己完全沒資格懷疑十四格格對清軍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