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大清軍官交易所(第2/3頁)

“除了這個原因,還因為在清軍中,連長排長這樣的中下級軍官比較好當,畢竟不像旅長師長那樣的高級軍官一樣要很系統的軍事知識。軍、師、旅級的軍官也不是誰拿錢都能當的,一般還是要正規軍校出身,還要有很強的裙帶關系,也就是後台。後台越硬,要掏的錢越少,有的關系比較厲害的,甚至可以免費當。但是中下級軍官就不同了,除了一部分軍校出身的之外,很多都是地方上的有錢人子弟,連軍校也沒念過,直接拿錢買進去的。

“比如張三是開酒樓的。一般要想把酒樓開下去的話,張三首先得把當地官府和駐軍喂飽,其次把當地的民間惡霸喂飽。不過要是張三花兩三千大洋,在當地駐軍裏為他兒子買一個營長當的話,那麽他兒子手下就有了幾百號弟兄,當地的民間惡霸至少就不敢主動上門欺負了。……兩三千大洋雖然是很大一筆錢,但是因為投資了一個營長,今後雖然還得喂官府,但民間惡霸那邊的錢就省了,因為駐軍就是當地最厲害的惡霸,比官府還厲害。但如果對方的後台更大,那張三就仍需要孝敬。不過因為他兒子當著官軍營長,所以對方心中也有數,也會給面子,收張三的錢會比別的商號少很多。這樣算下來,投資軍官就很值得了。”

……

大殿裏,大臣們唏噓著。北清是個非常封閉的國家,在外面想通過報紙看到如此具體的例子,那是很難的。十四格格說的這些,大臣們都是第一次聽到。其實不只大臣們,就算是大明的情報機構,相關訊息也沒有這麽全面。他們可以通過間諜特工長期搜集,最後拼湊出一個不完全的大體面貌。但是十四格格因為掌管過北清自己的情報大網,所以她遠遠不止了解“大體面貌”,她甚至可以畫出詳細的價格走勢圖來。

十四格格輕舒了一口氣,完全拋棄緊張了,微笑了一下,繼續說道:

“今年年初,明清停火之後,清軍軍官的價格又開始攀升。到了現在,一個營長的平均價格已經漲到了4700大洋。停戰不到半年時間,就比去年戰前漲了23%。34年年底到35年年底,一年時間,清軍營長價格只上漲了27%,而現在半年時間,營長價格就上漲了23%,漲幅可以說將近翻番了。這也佐證了北清在戰後半年中,國內情況更加惡劣了。十年前買官的人多半是為了斂財,但十年後買官多半是為了自保。

“因為最近幾年北清各地官府流行一種更快、更直接的斂財方式,那就是讓警察在大街上把人直接抓走,扔在號子裏隨便安一個罪名,然後讓家裏交錢贖人。多少錢視其財力而定。如果不交錢,那被抓的人很快就會死在牢房裏。經常一次會抓很多人,然後官府和警察分賬。但如果被抓的家裏有人是當地駐軍裏的軍官,那麽級別高的話,可能雙方坐在一起吃個飯,大家哈哈一笑說是誤會,人直接就放出來了。就算級別比較低,那官府也不會做的太絕,會有一個很大的折扣,不至於讓他傾家蕩產。”

十四格格說道這裏停了一下,端起杯子喝茶。外交大臣趁機插話道:

“公主殿下……您說的北清官府抓人斂財等等,這個臣等也都是了解的,我們大明民眾一貫也都是了解的。但是有一個關鍵問題,希望殿下能給臣等解惑。”

十四格格一怔,然後微笑道:

“好,賀大人請講。”

賀子光說道:

“請問公主殿下,您說清軍中買官賣官相當普遍,而中下級軍官之中更加普遍。臣等不知其中的具體比例大致為多少?也就是說,清軍的各級軍官中,其中出身軍校、且是憑本事當上的占幾成?其中出身軍校、但是憑裙帶關系、或者花錢當上的占幾成?其中根本沒上過軍校、僅僅是憑裙帶關系或花錢當上的,又占幾成?而殿下的具體數據又是如何收集的?……這是關鍵問題,希望殿下能給臣等一個明確回答。

“請殿下不要誤會,臣等並無指責殿下信口開河之意。臣等的意思是:假如清軍中連軍校也沒上過、僅僅是花錢買來的軍官比例很大、比如超過一半的話,那這樣的軍隊就是烏合之眾,兵力雖大亦無可懼,我大明又有何理由不立即北伐呢?希望公主殿下能為臣等解惑。另外這個決策關乎大明國運,還請殿下提供有說服力的數據來源。”

十四格格又低下頭,目光有些散亂,沉吟了片刻,說道:

“這個……賀大人,因為這個數據和價格不一樣……什麽官銜什麽價格,這個一般都比較公開,比較方便打聽……至於具體誰是花錢當的,誰是憑關系當的……由於牽扯到太多人的前程和利益,所以就算我在粘杆處的時候,下面報上來的數字也不敢說絕對可靠……不過我可以跟你說,你說的第一類軍官,也就是出身軍校、又是完全憑本事當上的軍官,沒有。完全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