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關於日本入侵(第3/3頁)

“日本的艦隊總力對我們沒有壓倒優勢,再加上我們是在家門口作戰,他們是遠道航行幾百海裏前來作戰,後勤、運兵、空中掩護等都很吃虧,僅有的一點優勢也被抵消掉了。而我們無論舟山群島還是浙江沿海,到處都是機場、炮台、魚雷艇基地、潛艇基地,共同構築了一個大馬蜂窩。日本艦隊如果進犯,除了要和我們的艦隊決戰,還要做好多方位挨打的準備。因此日軍除非不理智,否則不可能在浙江進攻。

“如果日軍選擇福建或廣東登陸,那麽同樣困難。首先廣東航程更加遙遠、幾乎瀕臨南洋,距日本本土接近兩千公裏,兵力運輸和後勤補給將更加困難。對日軍更致命的是,這漫長的補給線要經過浙江、福建我軍眾多的海軍基地和機場。在台灣島的南北兩側,高雄和基隆也都有我們的軍港。我們就算不和日本艦隊主力決戰,只需在這漫長航線上多安排幾次出巡,就可以輕易掐斷日軍補給線。因此日軍除非不理智,否則也不可能在廣東進攻。

“剩下就是福建了。首先對日軍來說,福建兼有浙江和廣東雙重的缺點:補給線航程比浙江遠得多,而且離大明艦隊主力又比廣東近得多。其次,福建一省境內全是山,崇山峻嶺,沒有一寸平地。日軍就算在福建登陸成功,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把軍隊展開,更難在短時間內向內陸進攻。而福建又是大明沿海駐軍最多的一省。我們始終把一部分軍隊放在這裏,就是幹這個的。

“我福建的南方軍團英勇善戰,吃苦耐勞,而且特別善於在當地的亞熱帶山林環境作戰。這次明荷戰爭,福建軍就參加了南洋爪窪島的作戰,表現出色。如果日軍登陸成功,在他們還沒有運上岸較多部隊、並且還沒有展開的時候,就會面臨熟悉當地環境的、優勢兵力的猛烈進攻。而日軍的海上後勤補給線,又暴露在浙江東海艦隊的打擊之下。因此日軍除非不理智,否則也不可能在福建進攻。

“我看到有些大人已經笑了。不錯,我說了三個‘除非日軍不理智,否則不會在某處進攻’,其實已經把整個大明沿海包括進去了。也就是說,除非日軍不理智,否則不會在南方進攻。那麽他們如果進攻的話,會在哪裏進攻呢?唯一的可能,那就是——北方!從朝鮮半島通過遼東向關內推進。對日本來說,假如它打算入侵的話,這是唯一符合理智的做法。

“日本應該明白,以它的實力,縱然是背後突然襲擊,一口吃掉大明的可能性也不存在。大明有可能打敗仗,有可能丟失土地,甚至有可能撤入西南大後方。但是日本心裏很清楚,只要它不能把大明完全消滅,它手裏的‘飛地’就不是它的。大明肯定會竭盡全力,不停的向西進攻。就算日本聯合滿清合擊大明,因為大明的長江防線、尤其是西部山地防線不可逾越,清軍也只能和日軍一樣,從東部南侵。那麽大明仍然只是單線作戰。

“日本要的是弄到一塊大陸領土,而不是陷入一場長期戰爭。所以無論從哪方面講,它都會從滿清背後入侵,從客觀上和大明形成夾擊之勢,快速解決掉滿清,然後和大明談判,爭取雙方達成諒解,合法的保留到手的土地。而到時候如何選擇,主動權仍然在我們。不管怎麽樣,到時候我大明的戰略態勢,都要比現在小心翼翼地固守長江防線,要有利得多。

“陛下,諸位大人,關於日軍入侵東亞大陸的可能,以上就是我本人、我們三個總參謀部同僚、以及人民衛隊司令共同作出的分析。得出的結論就是,日軍盡管有趁機入侵東亞大陸的可能,但是基本不可能在我大明進攻。我們抵達北伐終止線後,無論是軍事還是外交,和日本都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因此,擺在我大明帝國面前的,仍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北伐前景。

“照先請諸位內閣大臣討論。臣也敬請陛下定奪。我的話完了。”

老元帥表情莊嚴,先向朱佑榕鞠躬致意,又向四周大臣們欠了欠身,靠回了椅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