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必須加碼(第2/2頁)

向小強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盯著王鶴翔說道:

“這種情況下,摧毀清軍炮群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水平轟炸編隊機飛到目標上空,用加大威力的‘冰雹炸彈’地毯式轟炸。想用俯沖轟炸機,那就要肉眼瞄準,而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是絕對瞄不準的。……何況,這也不光是為了沿線城市的百姓生命。清軍炮群不搞掉,我們的渡江作戰損失也將會很大。”

王鶴翔說道:

“大人,我們的大轟炸機不像俯沖轟炸機那麽多,除去中段西段防線防衛之用、還有其他戰略方向防衛之用,能參加D日進攻的更是有限。張照先元帥明顯是想把所有的大轟炸機都投入到轟炸清軍機場上去。他想在一開始就基本消滅北清空軍。他可能不願意在對付炮群這種目標上,占用過多的大轟炸機。”

向小強明白,張照先現在也不知是受了自己的影響過多,還是受了浦口戰役和要塞演習的影響過多,好像也有點迷信俯沖轟炸機了。主張用俯沖轟炸機對付清軍炮群,就是一個反映。

向小強站起來又坐下,煩躁不安。他知道這也不是張照先水平不行,也不是張照先老頭太固執,而是這個時代軍事將領的普遍局限性。

一種新武器、新戰法剛提出的時候,這些本時代主流的將領們,總是一邊倒地否定、懷疑、不屑一顧。而這種新武器、新戰法在初次戰鬥中大放異彩、贏得舉世驚艷之後,本時代主流將領們又會一邊倒地贊揚、迷信它,把它拔高到脫離實際的高度,甚至認為它無所不能。

向小強知道,這要等到新武器和新戰法經過多次實戰,既贏得了美譽又暴露了不足之後,人們才能學會客觀地看待它。向小強作為幾十年後穿越來的人,早已經跳出廬山,對這些“新武器和新戰法”自然是看得清清楚楚。而張照先這樣的大明將領,此刻還是身在廬山中,正處於管中窺豹的階段。

他問王鶴翔道:

“鶴公,如果現在著手改裝80MM口徑的‘冰雹炸彈’,做好10000枚要多長時間?”

王鶴翔說道:

“10000枚肯定不夠。推廣使用的話,北伐頭一個月至少需要15000-20000枚。這時間就有些緊張了。不過80MM的加工速度應該和60MM的沒什麽區別。畢竟迫擊炮彈都是現成的,需要的只是改裝一下。現在這批60MM的加工改裝用了一個月左右,如果再做一批80MM的,現在就做的話,開戰前應該能做出來。……但是,有點緊張。”

向小強點點頭,抓起帽子拔腿就往外走,一邊說著:

“鶴公和我一起去,我們這就去統帥部。我就不信搞不定那幫老頑固。”

……

紫金山要塞中央大廳裏,依舊是開戰前的繁忙景象。在一個角落的會議桌旁,正在進行常規會議,張照先正聽取幾個將領的作戰計劃報告。

右路集團軍群司令馮嶺才上將,正在用指使棒劃著桌上的沙盤,說著:

“……在主要突擊方向,每2-3公裏正面有一個師,另外,對於實施輔助攻擊的師,規定的進攻正面是8-10公裏。……所以說,即使主要的攻擊正面只有25公裏,也要有8個師去完成任務。為了在20-25公裏正面實施輔助攻擊行動,還需要2-3個師,也就是說,需要在這一段,將10-11個師投入交戰……剩下的4-5個師應該得到以下指示:向哪些地區移動、進行怎樣的部署。

“各突擊軍要留下他們的第三和第四個師。執行輔助突擊任務的軍,要派出他們的第三個師前往主要突擊地區……在主要突擊方向,每一個第一梯隊師都要配屬一個補加炮兵團,而在輔助方向行動的師,則只要帶他們自己的炮兵參戰……”

他說著說著,聲音慢慢的停下了,擡頭看著對面。

其他人也都跟著他望向對面。

向小強正大步往這邊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