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精英和草根(第2/3頁)

但是,在中產階級和上層社會裏,人們對於戰爭的歡迎程度卻很不一樣。

這也是知識分子比較集中的階層。知識分子和低教育的群體不一樣。低教育的群體最大的特點就是容易狂熱,而知識分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容易清醒。

他們能清醒地預見到戰爭來臨後,大明帝國可能面臨什麽命運,國民將得到什麽、失去什麽。

很簡單,首先,靠近長江防線的區域,這些城市、縣鎮、鄉村,都有可能成為清軍炮擊和空襲的受害者。這些區域的人們,從此將生活在戰爭的恐懼中,無論白天夜裏,一聽到警報響,就要抱著孩子、抱著食物和水,沖進防空洞裏。甚至不知道警報解除出來後,自己的家還在不在。

其次,就算內地的人們不會直接面對戰爭的恐怖,但是他們的兒子、兄弟、丈夫卻在前線,每天都要和死神周旋。隨著戰爭的持續,一封封的陣亡通知書會不斷送到後方的家庭,越來越多的家庭會痛失親人,陷入終生難以愈合的傷痛中。現在大明的軍隊已達二百多萬人,而大明整個人口只有九千萬人。可以說,大多數家庭都有親人在軍中了。

再次,在戰爭初期,除了前沿區域,內地人們的生活質量可能還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是隨著戰爭的持續,各種物資的供應將日益緊張。根據歐洲大戰的經驗,在大規模戰爭中,各交戰國的國民都過著極為艱難的生活。各種生活用品都要定量供應,像糖、油、肉、蛋這些高熱量營養品,到最後甚至都要通過黑市用高價才能買到。

還有燃料,煤、汽油等等,也要優先供應軍隊。一般的家庭冬天取暖都會成問題,有錢人家的汽車也很難弄到汽油。還有布匹也會限量供應,女士們將不會再便宜地買到琳瑯滿目的服裝了……總之,戰爭的痛苦,將深深侵入人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最後,也是最可怕的可能,就是明軍在前線作戰失利,遭受重大失敗,北清的戰爭潛力漸漸發揮出來,戰爭的天平漸漸轉向北清那一邊……那樣,明軍可能會節節敗退,最後退回長江防線。這時候,就要面臨本土防禦的問題。而面對清軍的幾百萬乘勝大軍,長江防線能不能守住,都是個問題。當然,在大多數人看來,長江防線還是很稱職的。

而且女皇陛下在演講中也保證,一定會給大家勝利,不斷的勝利,絕不會讓戰火威脅到南明本土。而且女皇陛下還親口保證,假如真不幸到了那一步,她會像上次戰爭中一樣,守在南京,和長江防線共存亡。這一點,國民們還是相信的。因為陛下上次的確就做到了。而大多數國民也相信,真要到了那一步,有女皇陛下和防線共存亡,防線將士就會拼死作戰,就不可能守不住。

除了知識分子和中產階層,另一個對戰爭五味雜陳的階層,就是上流社會,富人階層。窮人在戰爭中沒有什麽可失去的,而富人階層可失去的就太多了。因此他們的考慮也多得多。

但是富人階層和中產階層不一樣。中產階層是一邊倒地反對戰爭,無論打勝還是打敗都不喜歡。中產階層都喜歡維持現狀,都希望有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因此中產階層也是一個國家維持穩定的基石,一個國家中產階層比例越大,這個國家就越穩定。但是富人不一樣。

那些興辦實業、手裏有工礦等生產性企業的富人,比較歡迎戰爭。一方面他們特別富裕,戰爭期間生活水平降低對他們影響不大。更重要的是,發戰爭財的大門打開了。

在戰爭時期,他們完全不必考慮什麽銷路,生產多少就會賣出去多少。平時是擔心訂單不夠,現在只要關心生產線和工人夠不夠就行了。……當然,這一類富人雖然歡迎戰爭,但是有個前提條件,就是一定要打贏。打贏了,一切果實都可以保留下來。打輸了,那就都是清虜的了。

因此,也正是這一批人,不但憑著愛國熱情,而且憑著利益考慮,最踴躍的購買愛國戰爭債券。在女皇戰爭演講的同時,帝國銀行、皇家銀行在各地的分支同時提前開門,開始發售戰爭債券。頭幾個小時就賣出了巨額數目。主要都是這些“愛國商人”讓人購買的。因為,他們是和大明帝國綁在一起的利益共同體。

但是,另一些富人,那些開商場的、經營娛樂、奢侈品等消費行業的,卻愁眉苦臉,咒罵戰爭。戰爭期間,肯定是全社會按照戰時體制運行,受打擊最大的就是消費零售行業。想靠囤積居奇、哄擡物價而斂財的念頭,最好想都別想。非把自己“斂”進監獄去不可。

……

開戰第一天上午,全大明對於戰爭的反應竟是那樣的截然不同,就像一杯五味雜陳的酒一樣。各城市的大街上,各種政見相反的遊行隊伍喊著口號,在同一條道路上相向而行,中間是一排緊張的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