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肉盾(第2/3頁)

大明人民子弟兵和善良百姓和諧共處的美好情景,在劫後的南陽城裏,得到了完美的展現。

南京,幾個核心高層的人聽到這番報告後,都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抹掉頭上冷汗,笑了。

還好,這次危機公關做得不錯……

……

在開戰的第一天裏,由於江上浮橋還沒有架好,大量的坦克、裝甲車、汽車、自行火炮等機械化裝備都沒有運過江,因此右路集團軍群的推進速度不能和左路相比。但有天上的制空權開路,配合著地面少量摩步師做尖兵,各軍先頭部隊還是平均推進到了50公裏。這一範圍內,最大的一座北清城市——揚州,目前已經陷入明軍重圍,正在被圍攻。

揚州城距離長江只有十來公裏,對面就是南明軍事重鎮——鎮江,所以揚州也駐有大量清軍,最主要的就是第四戰略炮兵軍。而且毫無例外,星期六的下午,揚州軍的幾乎全部高層就跑到揚州城裏、瘦西湖畔的別墅和青樓妓館裏“休閑”去了。到了星期天早上開戰的時候,揚州城裏是高層雲集。

第四戰略炮兵軍的司令叫納海,他原先是清軍精銳部隊八旗師的師長,後來朝廷開始在全軍高層中推行“去漢人化”,逐漸把漢軍高層指揮官換成滿人,很多八旗師的師長、旅長,都到了漢軍中當上了軍長、司令。納海就是其中之一。

到底是從精銳部隊下來的,雖然“被腐化”了很長時間,但他反應仍非常快。黑咕隆咚地聽到頭上大批的飛機過去,接著南邊戰略炮群那邊地動山搖的爆炸,他立刻就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麽事,立刻一骨碌爬起來抓電話。發現電話不能用,更是明白了即將發生什麽。

在納海司令近乎歇斯底裏的瘋狂指揮下,整個揚州防空警報響徹全城,城內的駐軍全都動起來了。緊接著,納海吩咐打開所有城門,把城外慘遭轟炸的潰兵大量接納進城內,和城內密集的人口混在一起,躲避明軍進一步的轟炸和炮擊。

在他的想法中,明軍這是準備來一次大規模的過江進攻了,很可能還會像上次打浦口那樣,殲滅清軍十幾萬人,然後撤回江南。因此他知道,在這種通訊全斷、根本無法指揮軍隊的情況下,只能將更多的軍隊歸攏進城內,最大限度保存本軍實力。

揚州不比浦口,浦口只是個鎮子,但揚州是有城墻的,人口密度也遠大於浦口。只要撤進城內,關進城門,以全城老百姓做肉盾,明軍必不會往城裏扔一顆炸彈。揚州城又比浦口大得多,怎麽也能再容納幾萬人。如果這次在別的軍都被明軍消滅的情況下、自己的軍能保住三分之二的實力,那就是大功一件。

果然,天上雖然明軍轟炸機嗷嗷叫,但揚州城裏一顆炸彈也沒落下。但他沒想到的是,竟有那麽多的士兵主動跑去投降明軍,一時間朝南跑的敗兵,竟和朝北跑的敗兵一樣多。到了明軍大軍開到城下的時候,城裏只歸攏了本軍不到一半的兵力,只有兩萬多人。

但是保下兩萬多人,總比全軍覆沒好得多了。就算自己的仕途難料,至少腦袋還是安穩的。納海一面整編歸攏著城內清軍,一面心中禱告:一定要讓其他軍吃大虧、遭慘敗,最好是一個個的都全軍覆沒,這樣才能顯出自己軍的出類拔萃,壞事才能變成好事,自己的仕途才能一片坦蕩。

城下明軍的先頭部隊並未理會揚州城,直接跟著坦克後面,扛著步槍走過去了,很多士兵過揚州的時候,還都笑嘻嘻地和城頭上的清兵揮手打招呼,一個個卷著舌頭,學著北京腔,大喊道:

“嘿!爺們兒!”

“您呐好啊!”

“吃了沒?”

“丫的再不投降,爺進城廢了你!”

聽得城頭上的清兵一個個毛骨悚然,一個個緊端著步槍瞄著下面,也不敢開槍。機槍手也緊張地躲在擋板後面,透著小口張望著下面的明軍。旁邊的供彈手捧著彈鏈,腦袋縮在城垛後面。

但是,明軍閃擊戰帶來的最初恐懼過去之後,城內清兵們竟然有些羨慕那些一開始就被明軍俘虜的弟兄。

……

納海在司令部裏,親自調著收音機,不停搜索著任何能搜索到的漢語廣播。他現在太需要外界的消息了。早上朱佑榕演講的時候,他在忙著指揮軍隊,沒顧上聽廣播。但是現在他已經從南明後續的廣播裏,聽到了南明的決心——

好像……好象居然是準備打過來,滅了大清。

這個是在超出了納海的理解能力了。這也超出了這時代大多數軍事將領的理解能力。誰都不能理解,軍事力量、人口基數、戰爭潛力都如此懸殊與對手的南明,竟然做出這個瘋子般的舉動。

納海第一時間得出結論:南明不是高層整體瘋了,就是在虛張聲勢。當然按常識判斷,只能是虛張聲勢。那也就是說,別看南明現在喊得歡,不久就得撤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