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無恥招數(第2/2頁)

“大人,您是說,蘇聯可能會幹涉?”

“不一定是武裝幹涉,”大臣淡淡地說道,“但對北清進行支援是很可能的。這是他們的慣用手法:實際支援先從道義支援開始。這不,第一篇傾向性報道已經出來了。”

賀子光站起身來,慢慢踱到窗戶邊。窗外是草坪,草坪再往外邊就是長平路大街。對面的帝國銀行大門口豎著一塊牌子,上面寫這幾個字:

購買愛國債券,支持統一戰爭——您將親手參與解救江北人民

一條長長的隊伍從銀行大門口排出來,形成一條長龍,拐了兩個彎,總長足有二三十米。

隊伍旁邊,還真有一個反戰者舉著牌子,在慷慨激昂的演說。他演講得很投入,對著排隊買戰爭債券的市民又是揮手又是跺腳的。但是,還是源源不斷有新的市民加入隊伍中。

反戰演說者旁邊也圍了一圈人在聽,有的人鼓掌,有的人在噓聲,還有人只是從旁邊匆匆走過,瞥了一眼,搖搖頭,嘴裏作出“SB”的口型。一個記者在拍照。遠處兩個警察背著手,摸著警棍,盯著這裏,一旦發現任何肢體沖突,便會立刻過去“殘酷鎮壓”。

賀子光望著街對面購買戰爭債券的人群,心中想著《消息報》的這篇文章。他突然發現一個問題:自己竟然無法從文章中找出一句完整的真話。倒是找出了兩個“半句”的真話。

一句是“昨日淩晨,明帝國的軍隊未經宣戰,突然開過明清邊界,對主權國家大清發動了閃電式的武裝進攻。”北清可不是個主權國家,因此這句話只有前半截算是對的。

另一句是“警察部隊采用了高壓水龍頭、棍棒等暴力對示威群眾進行了長時間的驅趕和毒打,共造成十余名無辜群眾受傷,幾十名無辜群眾被逮捕。”警察采用高壓水龍頭和棍棒驅散人群是真的,造成十余人受傷、幾十人被捕也是真的,但群毆人群很快就被驅散了,並沒什麽“長時間的驅趕和毒打”。而且被抓的也並不“無辜”,都是參加打群架的,而且是打群架的人裏打得最厲害的。

但是,這兩個半句的真話拼在一起,勉強算是一句完整的真話吧。

賀子光回頭吩咐道:

“幫我接通沈閣老,我聽聽他對這篇報道的看法。”

……

明軍各支進攻部隊的印刷車裏,印刷機都在不斷印著新傳單,就是“拯救平民令”。這份命令上,由女皇朱佑榕、首輔大臣沈榮軒、總參謀長張照先、陸軍參謀長唐雲生、人民衛隊司令向小強的五個簽字,共同保證,但凡有清軍挾持平民,這支部隊尉官以上的所有軍官都將被處決。

在傳單的反面,大明軍方開出了高額的獎金價碼:凡是主動成建制地投降明軍的清軍,整支部隊都享受“起義官兵”的待遇,不進戰俘營,直接頒發大明“綠卡”,立刻享受大明公民同等待遇。主動率領部隊投誠的指揮官也將受到50萬明洋到100明洋不等的獎勵:

帶過來一個軍的,一次性獎勵50萬明洋。

帶過來一個師的,一次性獎勵10萬明洋。

帶過來一個旅的,一次性獎勵5萬明洋。

帶過來一個團的,一次性獎勵1萬明洋。

帶過來一個營的,一次性獎勵3000明洋。

帶過來一個連的,一次性獎勵1000明洋。

帶過來一個排的,一次性獎勵300明洋。

帶過來一個班的,一次性獎勵100明洋。

……

如果說“拯救平民令”是向小強出的一個狠招,那這個“起義獎金”,就是沈榮軒出的另一個狠招。

50萬明洋什麽概念?1盎司黃金等於50明洋,這50萬明洋就相當於311公斤黃金的購買力。311公斤黃金能買到什麽,這50萬明洋就能買到什麽。

即使對於清軍中權貴階層——軍長級別的人來說,50萬明洋也絕對是有足夠的吸引力,足以支持他放棄北清這邊的一切、拉部隊鋌而走險了。

而100明洋呢?相當於62克黃金,一兩多金子了。100明洋對於清軍下層的班長來說,一點不比50萬對一個軍長的吸引力小。

而對於南明來說,這筆買賣卻非常劃算。南明的財富,尤其是民間財富,是北清所不能比擬的。50萬明洋雖然是個大數目,但是能換到清軍一個軍不戰而降,對於兵力緊張的明軍來說,那絕對是合算的買賣。就算清軍的700多個師全部是這樣“買”過來的,南明也不會破產。一個師10萬明洋,那不過也就是7000萬明洋。而上次荷蘭的賠款,就是1億多了。

……

北京,廣武皇帝看著電報傳回來的這個傳單,氣得七竅生煙,咬著牙罵道:

“無恥!無恥!簡直太無恥了!……還說我們挾持百姓無恥,你們直接拿錢買,比我們挾持百姓更無恥!無恥!……世界上怎麽會有這麽無恥的政府?不差錢也不能這麽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