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中立法案(第2/4頁)

崇善小心地低著頭,並不插話。

廣武突然問道:

“崇善,你覺得南明這種調兵,有沒有可能是騙局?”

崇善擡起頭來,眼珠轉了兩下,權衡著該怎麽說。

“皇上……您的意思是……”

“我是說,有沒有可能南明根本就沒往長山列島運兵,那一支支的船隊,根本就是空的,做樣子的?好讓我們從西部調兵進山東,他們好從鄭州過河北上?”

崇善有些冒汗了。他冒汗並不是被廣武的這個設想驚呆了,而是不知道該怎麽表態。作為一個老特務,廣武現在想到的可能性,他早就想到過了。只不過一直沒往外說而已。因為他自己分析這不大可能。

但是,自己覺得不可能歸自己覺得,但是一旦把這個作為自己的意見向皇上說出來,就等於是要負責任了,這真的是需要些勇氣的。他自己認為不是騙局,但萬一將來證明這就是騙局,自己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崇善本想習慣性的當縮頭烏龜,模棱兩可含糊過去,但又一想,要是自己是唯一的長官,那縮頭就縮頭了,沒什麽。但現在有個競爭對手。現在皇上立兩個次長掌管粘杆處,平起平坐,就有讓兩個人相互爭的意思。爭什麽?就得爭著表現,看誰更懂聖意,誰能更力強。

如果皇上在自己這裏得不到滿意的答復,又去問那小子了,那小子給皇上滿意的答復了,自己在皇上心中不就不如那小子了嗎。看來,光想著怎麽安全還不行,有時候就得冒點風險。

想到這裏,崇善大膽說道:

“皇上,奴才覺得不太可能是騙局。”

“為什麽?”

“皇上,我們在寧波港就有情報員,他每天晚上都親眼看著上萬上萬的明軍下火車、上船……就他看見的算下來,就是差不多十萬兵力了。和我們估算的也比較相符。”

廣武說道:

“要是南明故意讓我們的人看見的呢?要是他們每晚讓幾萬士兵上船開走,然後在海上開了一圈、又在另一個港口把兵都送下船、開著空船去長山列島呢?”

“這個……”崇善沉吟著說道,“這個,奴才也想到了。不過……皇上,要把十幾萬士兵運出海、馬上又再運回來,那這十幾萬士兵可就都是知情者了。十幾萬個知情者,無論再怎麽嚴令要求保密,也不可能保住密的。那這十幾萬士兵怎麽處理?送回原部隊?那馬上就傳開了。集中封閉起來?那這代價也太大了。為了搞個騙局,還得自我凍結十幾萬兵力,這十幾萬人不能參戰,不能駐防後方,只能封閉起來養著……”

廣武緩緩點頭:

“嗯,有道理。”

“皇上,更重要的是,如此大的兵力封閉起來,那就得有相當大的場地,相當多的生活設施、每天得有大量的物資運進去、運出來,每天得有成群結隊的汽車進去……那等於憑空多了一個小城市,我們在南明的情報網不可能毫無察覺。”

“嗯,有道理,”廣武頻頻點頭,“分析得不錯。”

崇善很是竊喜。覺得總算勝了右次長一把。

……

正在這時候,外面又有粘杆處官員求見廣武。宣進來之後,是崇善手下的一個副官。

這個副官參見了廣武和崇善之後,呈上了兩份剛收到的情報。

一份是日本方面的情報:今天(18日)早上,偵察機在黃海上發現一支龐大的南明艦隊!艦隊核心為:長平號戰列艦、延平號戰列艦、天璣號航空母艦、天權號航空母艦、韓信號重巡洋艦、嶽飛號重巡洋艦、徐達號輕巡洋艦、遇春號輕巡洋艦。為這8艘大艦護航的,是20艘驅逐艦。

現在,這支可怕的艦隊正在以22節的高速北上!

廣武的腦袋“嗡”的一下大了。

他沒什麽多反應,把情報遞給了崇善,然後又拿起第二份情報看。

這是大清帝國駐美國大使發回的密電。這還是大使在華盛頓買報紙看的時候,無意間發現這件事的。

一個星期以前,南明的一家貿易公司在美國采購,訂單是10萬頂野營帳篷,30萬條防潮睡袋。這份大訂單分別下給了六家野營用品公司。其中一家公司所在州,有一個猶太人團體起訴這家野營用品公司,說它把軍事裝備賣給正在戰爭中的交戰國,違反了《中立法》。

因為1936年2月延長的《中立法》規定:“在兩個或若幹個外國之間發生戰爭時或在戰爭過程中,總統將此事宣布,嗣後凡由美國或其屬地之任何地點把武器、彈藥及軍事裝備輸往交戰國港口,或輸往中立國以轉運至交戰國者,均屬違法。”

這家野營用品公司當然不願放棄這麽大的訂單,於是就抗辯,說我賣的是野營用品,不是軍事裝備。但是猶太人團體的律師直截了當地說,這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現在明帝國和清帝國正在交戰,他們誰沒事會買幾十萬頂帳篷和睡袋玩。這明顯就是用來供軍隊野戰宿營的。這不屬於“軍事裝備”屬於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