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豹子VS野牛(第2/3頁)

第三,京津兵團,45萬,主要為八旗師和禁衛師。

守衛京師附近的,自然都是精銳中的精銳。5個禁衛師,那就是傳統的禦林軍。14個滿八旗師,那是整個大清帝國最能打的軍隊。大清共24個滿八旗師,10個參加演習的現在已經在中原兵團了,剩下14個都在這裏。

第四,北方兵團,120萬,以22個蒙八旗師(45萬人)為骨幹,剩下的75萬人全是漢軍。

北方兵團守備的區域很大,主要駐紮在東北關外,守衛日清邊境(朝清邊境)和俄清邊境的遠東部分,包括外蒙古的東部。這支部隊很龐大,而且不像中原兵團那樣是臨時才龐大起來的。北方兵團平時就非常龐大。因為北清對俄國歷史上就一直就充滿戒心,現在雙方還存在不少邊境問題。尤其是蘇軍也長期在遠東駐紮精銳之師,雙方遠東邊境線又非常長,所以這裏占用了北清最多的軍隊。至於日清邊境,也不能掉以輕心。廣武很清楚日本人是什麽貨色,雖然友好得不得了,但絕對不能不防。

北方軍團雖然兵力大,但是有個問題,就是不太好調用。一來必須時刻提防著兩個強鄰,二來過於分散,基本部署在漫長的邊境線上,其中只有靠東部的幾十萬能夠借助鐵路快速南調,而靠西部的,尤其是外蒙古東部的那部分,那裏沒鐵路,調動起來就非常緩慢了。入冬之後,大雪封路,更加不可能調動。

第五,南方兵團,95萬,漢軍為主。

這是清軍常駐在南明長江防線北側、江淮一帶的軍隊,是為了南侵的時候沖鋒陷陣、當炮灰的。屬於二流部隊。現已經被明軍殲滅了80萬,剩下十幾萬殘兵已經潰逃到北部,編入中原兵團和鄭州兵團。

第六,鄭州兵團,20萬,漢軍為主。

鄭州兵團駐紮在開封、鄭州、洛陽一線。兵力比較薄弱。但是他們要守衛的地方也不大,而且他們北邊可以從鄭州大橋撤到黃河以北,西邊可以從函谷關撤進關中。萬一堅守不住,退路不成問題,不至於又被全殲。

以上幾個兵團,還剩370多萬兵力,這就是大清全部的一流和二流部隊了。也可以說,大清能稱作“職業軍隊”的、勉強可堪一戰的軍隊,全在這裏了。剩下二三百萬,就是三流、四流、五流部隊了。或者說不能成為職業軍隊了。

第五,西北兵團,100萬~150萬左右。主要由漢軍和民族師、也就是那些歸順滿清的少數民族武裝組成。

西北兵團主要駐防在蘇清邊界的西半邊,主要是外蒙古的西部、新疆北部和西部,以防備蘇聯的中亞加盟國為主,順帶盯著當地某些三心二意的少數民族王公。這個兵團雖然龐大,但是也就是長期屯田的兵團,屬於“生產建設兵團”,戰鬥力基本不能指望的。管理松散,成分復雜,拖家帶口,總數隨時都在變化,中央也不能隨時掌握。而且,不但戰鬥力不能指望,還因為大清最西邊的鐵路只修到西寧,還有將近兩千公裏的距離只有公路。要想從西北兵團調兵,在沒有大量汽車的情況下,沒有一年半載根本別指望。

第六,其他零散部隊。

剩下的一百來萬部隊,就是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守備師、國民師、架子師了。基本都是些民團級別的東西了。這些主要是駐紮在各地,鎮壓老百姓鬧事的,平時欺負老百姓還行。打仗?那就是一哄而散的料。陜西、山西駐紮的都是這樣的部隊。在山西,甚至連太行山縱隊都能騎在他們頭上拉屎……

……

廣武在腦子裏細細的捋了一番。他覺得局勢還算樂觀的。就算刨去後面的幾百萬垃圾部隊,前面的三百多萬“精銳”也足夠對付南明的了。他分析南明能拿來進攻的部隊,絕不會超過150萬。而且,南明還沒有多少預備役潛力。而大清,就算這三百多萬打光了,再從民間征出兩個300萬來,也不是不可能。

廣武認為遠不至於到這一步。就算北方軍團和京津軍團一時不好南調,憑著中原軍團和演習軍團這將近200萬兵力,也能夠擋住南明。南明前十幾天勢如破竹、一口氣吃掉大清80萬人,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突然襲擊。而現在大清有準備了,也不會傻乎乎的被明軍牽著打運動戰了。

而且,南明現在也打出幾百公裏了。戰線雖不能說太長,但也有一段距離了。應該開始考驗南明的後勤補給能力了。南明在中原一帶將會和大清陷入苦戰。如果後勤做得有一點不好,就有可能轉勝為敗,進而被大清打回去。

退一萬步說,就算南明真的打勝了中原大戰,那也必定是自傷八百,損失慘重。它推進到山東、黃河一線,必定推進不動了。也無力再組織一場渡河戰役。任何戰略進攻都有頂點。就算它南明是拿破侖,到了莫斯科也只能是強弩之末。而濟南、黃河,就是南明將遭遇的“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