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二階段閃擊戰(第2/2頁)

話說回來,假如像江淮戰役那樣的大勝仗、明軍再來一個的話,那麽大清軍隊真的要考慮撤到北岸炸橋了。那時候皇上就算再不情願,也會下令炸橋的。

陳旺武尤其覺得自己這裏危險。自己這邊兵力薄弱,完全沒有制空權,兵力數量、火力、機動性上都遠遜明軍。明軍一旦打算取鄭州,肯定又是那種迅如閃電的淩晨進攻。他可不敢保證自己的軍團不出現江淮那種望風而降。說不定就是明軍淩晨進攻、中午坦克就開進鄭州城內了。那時候再冒著轟炸炮擊、再把炸藥往橋上運,可就來不及了。

但是到了今天23日,可怕的事情出現了。明軍並沒在陸地進攻,而是派飛機轟炸。目標居然是黃河大橋!

也就是說,明軍自己不打算過黃河,而且不打算讓自己的兵團過黃河!他們打算封掉自己北撤的唯一通道,把自己兵團二十多萬人全殲在黃河南岸!

看來明軍真的是準備在徐州那邊進攻了,進攻前,人家打算先把西邊徹底肅清……

陳旺武嚇壞了,趕緊命人到大橋邊,把炸藥從橋頭堡裏拿出來,運回城裏。這不是鬧著玩的。這種鐵路公路雙層橋很結實,真挨上一顆炸彈未必能炸斷。但是炸藥就堆在橋頭堡的地下室裏,而橋頭堡的基礎就建在黃河大堤上,地下室就是下沉到堤壩壩體裏面的。

這麽一卡車炸藥堆在地下室裏,萬一橋頭堡挨上一顆炸彈,整個引爆了,連大堤都有可能震裂,導致黃河決口……那樣的話,不管自己撤回北京也好、投降南京也好,這顆腦袋砍一百次都不夠抵的了。

……

明軍23號張牙舞爪地轟炸了一天大橋,竟然連一顆炸彈也沒扔到橋上,倒是把整個清軍十三集團軍都嚇得人心惶惶,從代司令陳旺武到下面的小兵,每人都心中惴惴,不知道自己的前途會怎麽樣。尤其是下面的士兵何種下級軍官,每人都在思量:自己能否在橋被炸斷之前撤到北岸?或者被命令堅守陣地、最後陣亡?還是比較幸運、代司令陳大人能像人家方城軍惠大人一樣,下令全軍投降?那樣不用流血不說,還能投奔南明了……

24號淩晨,毫無預兆地,第二階段閃擊戰開始了。

明軍集中了210架俯沖轟炸機、108架水平轟炸機、3000門大口徑火炮、500輛輕型坦克、700輛裝甲車,還有10萬乘坐汽車的摩托化步兵,從許昌兵分兩路,一路往東北直撲開封,一路往西北直撲洛陽。兩條前臂形成一個鉗形攻勢,把十三集團軍最大的一部:鄭州主力,夾在中間。攻勢之猛烈,前所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