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從軍團到匪幫(第3/3頁)

清軍中的粘杆處特務們,這時候也全傻眼了。他們根本不敢出來控制局面。自己特務身份平時挺牛逼,那是建立在朝廷控制得住軍隊的情況下。現在別說朝廷控制不住軍隊,就連集團軍司令、軍長、師長都控制不住軍隊了。眼前是一群群荷槍實彈、紅著眼睛、想封侯想瘋了的“匪軍”,自己一個小特務跳出來打橫,那不是找死嗎。

這些軍官們決定投身博弈,參加“奪寶奇兵”,之所以那麽輕易就能下決心,就是因為這不是孤注一擲的。這種行為在平時,就和殺官造反無異,那是一旦失敗就要掉腦袋的。因為沒有退路,所以很難下決心。但是此刻,明顯只有殺官造反的利益,卻沒有殺官造反的風險。搶到函谷關、封了鎮關侯那固然皆大歡喜,就算失敗了沒搶到,也不是就沒有退路了。

退路很簡單:大不了再投降明軍嘛。就算搶不到鎮關侯,只要能帶著弟兄投降明軍,明軍那裏起碼還有一份兒獎金呢。

因此,在這種只有利益沒有風險的刺激下,誰還堅守陣地誰是傻子。

一小時內,幾乎所有團長營長,都從前線撤回隊伍,一窩蜂地往西狂奔了。鄭州兵團轟然解體,化解成一股一股的獨立匪幫。

而且,就和十四格格算計的一樣,火拼很快就展開了。

這些匪幫都是幾百人、上千人的規模,而這麽大的規模想快速西撤,最好的方式就是坐火車。但是鐵路線只有一條,就是秦齊鐵路。於是,在距離鐵路線南邊還有幾十裏的地方,一場場“內戰”就展開了。

……

最先搶到火車的“匪幫”是一個營,而且還是後勤部隊。這也不奇怪。後勤部隊掌握最多的交通工具。他們把馬車都解了套了,光騎著那些軍馬和騾子。還有少量的汽車,他們也是把車上的彈藥輜重都扔下來,弟兄們坐在卡車上。

就這樣,一個山寨版的“摩托化營”出現了。在山路上搖晃著車燈,在汽車喇叭和騾馬的叫聲中,浩浩蕩蕩,最先奔到了北邊的鐵路線上。

最缺德的是,他們為了保證自己最先到達函谷關、不讓其他部隊得到交通工具,臨走的時候把師裏多余的汽車、坦克、馬車、包括自行車,全部一把火給燒了。

那些只靠這兩條腿奔的“兄弟部隊”,全都被甩在了後面。他們罵著娘,一邊邁開雙腿往前趕,一邊詛咒著:風水輪流轉,抓住前邊那群碎慫,非活剝了他們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