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蛋糕藍圖(第2/3頁)

向小強想著他說的“獨裁者巴斯蒂達”是誰,片刻後想起來,就是被五十年代被卡斯特羅、還有那位比犀利哥還拉風的革命者——切·格瓦拉推翻的那位。要說古巴也夠不幸的,先是給人家當殖民地,後來獨立了又被巴斯蒂達軍事獨裁統治。然後又在卡斯特羅家族統治下“被幸福”了五十多年,直到21世紀老百姓才被允許使用手機……

古巴太遠了,地球另一端的地方,管不了。

向小強一下坐起來,打定主意:但是這個時空的中國,尤其是北中國,一切苦難該結束了。不能再拖了。

他笑呵呵地道:

“白先生啊,福特先生是不是對搞定《中立法》很樂觀?”

“什麽?搞……定?伯爵大人,對不起,我對這個詞不太熟悉……”

向小強一怔,馬上笑道:

“哦,就是解決、突破、使其不成為問題的意思。”

白德禮了解了,也笑道:

“哦,因為電報的篇幅有限,福特先生沒有說得過於詳細。不過他的看法基本上也就是我的看法。貴國在我國的軍購,現在遇到了挫折。這我們也看到了。但是從長遠來看,還是比較樂觀的。至於這個‘長遠’有多長,就要看你們只是準備迂回《中立法》,還是準備正面挑戰《中立法》了。”

“哦?願聞其詳。”

白德禮沉吟了一下,問道:

“如果不介意的話……可否大致透露一下,歸國準備在美國下多大的訂單?……不只是我們福特,而是對整個美國的訂單……大概有多大?”

向小強一時不該怎麽回答。要說總共的軍購訂單有多大,他一時還真說不出來。這也不是他一個人拍腦袋就能定下的。

他考慮了一下,說道:

“白先生,這要取決於我們這場戰爭將會大得多大,以及打得多長。單就軍車這一塊來說,保守估計為10萬輛。”

白德禮聽了後沒什麽表情,只是“哦”了一下,淡淡重復道:

“十萬輛?……哦。”

“十萬輛,到……”向小強又咬牙說道,“……到二十萬兩。”

白德禮輕輕點點頭:

“嗯,十萬到二十萬輛。”

向小強笑道:

“白先生,不少了。”

白德禮笑道:

“對於一個公司來說,這是一筆大訂單了。……但是對於整個美國來說,還遠不足以到誘惑它修改一部法律的程度。就是對於我們福特公司……伯爵大人,您要知道,從1908年到1927年,19年間我們下線了1500萬輛T型車。1927年到1931年,四年間我們下線了450萬輛A型車。平均每個月9.4萬輛。……20萬輛,不過是我們兩個月的產量。……當然,這只是說我們福特一家,還不是整個美國。”

向小強幹澀地咽了口唾沫。盡管這組數字他早就知道,但是現在親耳聽福特的人說出來,還是再一次被美國爆汽車海的力量折服了。

他咳嗽了一聲,若無其事地品了一口白蘭地,說道:

“當然,這也是我們青睞於美國的原因。你看,現在我們缺汽車了。我們之所以第一想到美國而不是德國,就是因為美國的這種‘幾十萬輛軍車立等可取’的生產能力。……何況,您說的是在20年代的大繁榮期。而現在,大蕭條期還沒走出來呢。”

白德禮點頭說道:

“伯爵大人說的不錯。從這個方面講,在經濟蕭條期間,一個公司能接到足夠它開足馬力生產兩個月的訂單,是應該把這看作上帝的禮物了。……但是,伯爵大人,既然我們已經是姻親關系了,我想我必須直言不諱地告訴您……您,還有貴國的很多人士,甚至包括貴國內閣、皇室的一些要人們……似乎有些過高的估計了貴國訂單在我國能夠引起的漣漪……”

嗯,向小強明白了,漣漪也就是水花。這話的意思是,這十幾萬輛汽車的訂單在大明可能是地動山搖了,但扔在美國,可能連個水花也翻不起來。別說其他公司,就福特一家,都還不夠塞牙縫的呢。所以不能期望過高,別看現在還沒走出蕭條,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給美國十幾萬輛汽車的訂單,很好,美國人很高興。但千萬別奢望美國人會為這個就去修改《中立法》。

看到向小強有些窘迫,白德禮又呵呵安慰他道:

“當然,我們對於用某些形式回避《中立法》,還是比較樂觀的。”

“比如?”

“比如……結束戰爭狀態。你們不是正在談判嗎?而且是北清主動求和的。只要你們雙方盡快簽訂了停戰協議,就算結束了戰爭狀態,可以購買任何你們想買的東西了。”

向小強苦笑著,搖搖頭:

“我們總不能在這種情況下就簽協議吧?現在明清雙方的分歧還相當大,北清是肯定不可能就這樣簽字的。而我們也肯定不會。我們現在不惜代價妥協簽字,得到的無非是一次大采購的機會,但失去的可是山東和山西。這可不是買一些軍備就能換回來的。而且據我個人判斷,北清是想借談判進行拖延,籌措軍隊,修築防禦陣地,等待冬天、或者來年春天反撲。但是沒用,現在我被挑出來主持談判,對統帥部的影響力降到最低,而那些位高權重的老頭們根本不像我這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