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千機大轟炸(第2/3頁)

這塊被南明新解放不久的大地,籠罩在一片低沉的轟鳴中。隨著幾座機場上空盤旋編隊的轟炸機越來越多、編隊越來越大、越來越完整,在東方出現了一點深藍色,整個蒼穹不再是完全死黑一團了。十幾分鐘內,第一抹曙光將刺破黑暗。

一小時內,大地的能見度將變得非常理想。

在一小時後,西部戰場,180架水平轟炸機、150架俯沖轟炸機對清軍山西兵團的轟炸將開始。在西部戰場打響後,東部戰場,280架水平轟炸機、630架俯沖轟炸機也將起飛,飛赴清軍中原兵團上空。因為它們距離清軍陣地更短,航程更近。

這一次,明軍拿出了所有能拿得出的空中力量,力圖在清軍中原防線上空保持一個較大的密度,或者說,說的過去的密度。

一天之內投入戰鬥的轟炸機就達到了1240架,還不算戰鬥機。這可是名副其實的“千機大轟炸”了。這些轟炸機中,有近四分之一都是談判這一個月中新出廠的,其中俯沖轟炸機除了傳統的“魚鷹”之外,還有63架嶄新下線的新式飛機——斯圖卡俯沖轟炸機,在大明稱之為“兀鷹式”。

……

漆黑、寒冷的高空中,轟炸機艙裏,乘員們一個個穿得像大棉包一樣,戴著大皮手套、氧氣面罩,在各自的崗位上或趴或坐。

機群在往北飛。在巨大的噪音和震動中,隨著高空氣流時不時地顛簸一下,乘員們的心也興奮得快要跳出來。

隔著冰冷的玻璃罩,上面、下面、左邊都還是一團漆黑。右邊卻已經出現了曙光。在微弱的曙光裏,勉強能看見自己右首友機黑乎乎的龐大身影。

不過很快,隨著飛行手表的時間漸漸接近六點鐘,玻璃罩外面的能見度幾乎是突然好了起來。

右首已經是一片魚肚白了,很快又出現了一抹淡紅。太陽快出來了。下面的視野開闊起來,北清控制下的大地由黑變灰,各種農田、道路、村莊、河流、山丘也漸漸清晰起來。不時的一大團雲朵從肚子下面飄過。

每個機組成員都在往四周嘹望著,興奮地觀看著自己頭頂、身下、左右手的友機。

幾架一組,幾組又是一大組,然後幾大組又是一個超大組……密密麻麻,遠遠近近,一層一層的,數也數不清。

隨著天越發的亮,每個人都越來越興奮,簡直是振奮了。這麽龐大的陣勢,別說清軍沒見過,就連這些飛機上的明軍小夥子們,他們自己也是從來沒見過。甚至想都沒想過。他們在這一刻,每個人都由衷的感到自豪,感到自己的強大,感到從前後上下左右、隔著空中傳過來的戰友們的心跳。

這些陸航小夥子們一直都自認為“天之驕子”。在此刻,這種感覺又多了一層:自己不僅是天之驕子,而且還是幸運兒,能夠親手運用如此可怕的力量,去親眼見證勝利。

……

六點鐘,轟炸機群陸續飛過了山西明軍的頭頂。地面上一片排山倒海的歡呼聲。當然,天上的飛行員們聽不到地面的歡呼聲。不過各支部隊都自發的向天空打著信號燈,三短一長:

勝利……勝利……勝利……

六點一刻,三個轟炸機群在平遙縣上空會合、編成了一個410架飛機組成的大機群,直插北方80公裏外的太原。

此刻,整個平遙縣都籠罩在一片低沉的轟鳴之中。平遙縣城裏城外的老百姓紛紛披了衣服,站在院子裏,往天上望著,呆呆地望著這一輩子都沒見過的景象,一時半會兒還不明白這是咋回事。

那些北清官員、軍警憲特們,也都傻愣愣地瞅著天上,仰得脖子都酸了,一股涼氣才從後背升起,直沖脖子,冷汗“唰”的就下來了。……然後,反應快的已經開始收拾細軟,聯系在軍界警界的朋友,隨時準備請他們保駕逃跑了。

6:30,大機群飛過了太原城上空。然後,分成兩個機群,分別飛赴太原城的東北方和西北方。

……

6:35,轟炸機肚子下面不再是城市和平原了,地形開始起伏,茫茫的山林展現在眼前。

雖然已是初冬,但明顯能看出來,山林仍是植被茂密,把掩藏其中的所有東西都遮的密不透風。只是,這些森林已經不再是平時的深綠色,而變成了土黃色、土紅色、灰色。

在山西深秋的幹燥北風下,下面已經不再是森林,已經成了綿延無盡的幹柴堆。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朵黑雲在機群下方爆炸。這說明下方清軍完全沒有一點準備。……也可能是剛接到警告,但是在密林中一點視野也沒有,高射炮根本無法使用。

機群的最前頭,領航轟炸機的機長打破了無線電靜默,對全機群發出了“各就位,準備跟我投彈”的命令。

各架轟炸機的彈倉都打開了,呼嘯寒風頓時充斥著整架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