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傳說中的日本老特務(第2/3頁)

……

下雨固然不利於明軍進攻,但也不利於清軍防禦。天氣陰霾、加上雨幕,能見度大打折扣,炮兵觀測的效果差了許多;槍炮被雨水澆濕,操作性受到影響,故障頻發;還有,在寒冷潮濕的空氣中、尤其在雨中,彈道的平直線也受到一定的影響,不如平時打得準。

這些還都是技術因素。對清軍戰鬥力影響最大的,還是士氣低落。清軍的戰壕裏已經成了泥漿坑,每個士兵的雙腳都長時間泡在冰冷的泥漿裏。而且清軍不像明軍那樣,每個士兵都有雨衣。清軍一般是只有軍官才有雨衣穿。絕大部分的士兵,吃飯、睡覺、大小便都在雨裏淋著。

這一點對於雙方都是如此,冬雨帶來的潮濕、寒冷和泥濘,令明清雙方的軍隊都喪氣不已,仗打得一點激情也沒有。明軍機械地進攻,清軍機械地防禦,雙方士兵都希望今天就停戰,各自回家。清軍自不必說,一開始就不想打仗。明軍士兵的晴天時的豪情壯志、“光復全中國、解放受苦同胞”之類的激情,現在也被冷雨澆到爪哇國去了。

關鍵是,明軍沒有了空中掩護,仗打得比以前吃力了多。以前天氣好的時候,且不說空中掩護,明軍隔著幾百公裏就能知道清軍在哪裏、有多少兵力、正在幹嘛、怎麽調動的。現在,成了兩眼一抹黑。在這個意義上,雙方倒是平等了。明軍也對摩托化偵察更依賴了。

11月結束的時候,明軍已經控制了宿遷和駱馬湖以東、贛榆縣以南的區域,主要是海州、東海縣、新沂縣、灌雲縣、沭陽縣。12月1、2兩天冒雨進攻,進展緩慢,兩天也只向西推進了20公裏,2日下午剛剛拿下睢寧縣,算是有了些實質性的戰果。

拿下睢寧後,明軍前線距離徐州還有80公裏。進攻阻力也愈發強了。清軍防守力量幾乎每一公裏都更加雄厚,抵抗更加激烈。明軍的進攻速度也愈發緩慢,又有舉步維艱的意思了。

……

3日下午,十四格格收到一張邀請函,是自己在日本時候的高中同學淺倉佐子小姐的。淺倉佐子說她進了外務省,在日本駐明大使館工作。現在剛來大明,剛安頓好住處,想請十四格格來吃晚飯,老同學間好好聊聊。

十四格格收到邀請函後,眼睛便眯起來了,腦子也轉起來了。

淺倉佐子那家夥,高中時候雖然和自己一個班,但是兩人並不是好朋友,關系一般,認識而已。她學習很好,是那種典型的富家乖乖女,畢業後進了東大——當然,是日本的“東大”——東京帝國大學。不過和大明不一樣,日本女孩子多數只念到中學,念大學的很少,多半也是為了鍍一下金,嫁個好人家。出來做事情的就更少了。

怎麽,貌似她沒在學校找個金龜婿嫁了,卻進了外務省?還被派來了南京?怎麽這麽巧?

自己是什麽身份、什麽地位,淺倉佐子不可能不知道。但他這個當年和自己沒什麽交情的“老同學”,就敢寫貼邀請自己一起吃晚飯?……呵呵,這不是她那個乖乖女做得出來的啊。

……

十四格格來大明、在人民衛隊擔任要職之後,大明的對日情報,漸漸就是人民衛隊這一塊做的最為出色了。這是十四格格的先天優勢,她已經不能用“日本通”來形容了。因為她獨一無二的經歷,整個大明無人能比。現在,對日情報網的中心,已經漸漸的由東廠轉移至人民衛隊了。

大明駐日使館的武官,以前都是由錦衣衛派送的,現在已經改由人民衛隊派送了。大明和日本都是內閣和軍方並列、軍隊相對獨立的國家結構,所以在外交班子中,武官這一塊尤為重要。大使代表外交部,武官代表軍隊。十四格格也就成了雙方“武官”這一塊外交的實際官方負責人。日本軍方也更願意和十四格格打交道。畢竟十四格格就是他們訓練出來的。除了彼此更加熟悉之外,用日本駐明武官的話說,“還有一種娘家和女兒的感情”。

至於日本駐明武官,十四格格也很熟悉。在日本的時候,十四格格就曾久聞他的大名。

十四格格看著手上的邀請函,思量了一會兒,微微一笑,誰也沒跟說,直接吩咐下面選上幾件禮物,晚上安排車子,前去老同學家做客。

……

當天晚上,十四格格的車隊直接從統帥部開出,來到白下區。司機按照邀請函上的地址,停在了一棟獨體的花園小洋房前。

後面人民衛隊衛兵跳下卡車,迅速警戒四周,在洋房柵欄門前站成兩排,手握沖鋒槍,目不斜視。

十四格格裹著披風,一只腳邁下防彈大轎車,眼睛便盯著這棟花園洋房,嘴角微微上挑,心下已有了幾分計較。

——淺倉在大使館擔任什麽職務?大使不成?最多是個秘書吧。一個秘書,外務省怎麽會為她安排這麽好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