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日本的搖擺(第2/2頁)

陸軍大臣寺內壽一嘴角顯出笑容,顯得很滿意,微微點頭。首相這番慷慨陳詞,頗符合他的擴張思想。

海軍大臣永野修身看看其他人,平和地說道:

“剛才總理大臣閣下說到我們已經達成了統一意見……我很願意和總理大臣閣下達成統一意見,不過現在,我還是想談談個人的看法。”

廣田弘毅走回沙發,坐下端起茶杯,微笑道:

“不要客氣,請您暢所欲言。”

永野修身其身來到地圖前,指著東海、黃海的一大片,朗聲說道:

“我帝國是海權國家。明國也是海權國家。我帝國聯合艦隊和明國之艦隊,並身為亞洲最強大的兩只艦隊。當然,考究的說,我們要比明國的海軍強大一些。不過也僅僅是強大一些,並不能形成壓倒性的優勢。我想,如果把東亞和大洋洲、也就是環西太平洋地區比作歐洲的話,那麽毫無疑問,清國就是俄國,明國就是德國或法國,而我們日本就是英國。無論從疆域上、國土面積上、還是陸海軍實力上,都沒有比這更恰當的比喻了。

“而眾所周知,大英帝國之所以保持了三百多年的輝煌,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它始終采取“聯弱抑強、歐洲均勢”的國策。拿破侖時期法國一家獨大,它出面聯合歐洲各國反法。之後俄國身為反法盟主強盛起來,英國又扶植法國反俄。俄國之後法國又強盛起來,英國又支持普魯士反法。之後十九世紀末,英國又聯合法俄兩大舊仇,組成協約國共同反德。到今天為止,英國成功保持了全世界最大的殖民領地,全世界最大的海軍艦隊。

“請諸位注意,當時英國和俄法的矛盾絲毫不比之前小。在亞洲,英俄之間因擴張引起的沖突不斷。在非洲,英法對這塊大陸的爭奪則是更加激烈。但是英國之所以下定決心聯合俄法共同反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國正在努力擴張海軍。這直接觸及到了英國的底線。那時的德國不但已經擁有最強的陸軍,而且正在擁有世界最強的海軍,這是英國不能容忍的。因為這威脅到了英國的本土安全。

“在亞洲,我們的處境就是英國。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認為:日本擁有亞洲最強的海軍,而清國擁有最強的陸軍。明國同時擁有第二強的陸軍和海軍。按照這種思路,在日清戰爭消滅了清國的海軍之後,我們就一直站在清國這邊,遏制擁有第二強海軍的明國。但是今天的戰爭打破了這一觀點,清國的陸軍被證明是不堪一擊的,而亞洲最強陸軍的頭銜轉到了明國頭上。這樣一來就出現了極為危險的局面:明國不但有著最強的陸軍,還有著幾乎最強的海軍。

“我之所以稱之為‘極為危險的局面’,無非是想說明,現在帝國的處境,已經和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英國處境幾乎一樣。帝國的國力顯然不及明國,帝國的陸軍……”

他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寺內壽一,發現這位陸軍大臣正惡狠狠的盯著他呢。永野修身微微一笑,繼續說道:

“至於帝國的陸軍,我相信,世界上在沒有一支軍隊如同大日本皇軍一樣優秀的了。但是必須客觀的說明,我們有著全世界最優秀的武士,但是這些武士並沒有被足夠的飛機、坦克、自行火炮、和汽車武裝起來。而這些東西在二十世紀的戰爭裏,是極為重要的……”

寺內壽一冷笑道:

“海軍大臣閣下,如果您只是說海戰,我毫無話說。但是縱使是新時期的陸戰,起決定作用的也是人,而不是一兩件漂亮機器。我提醒閣下注意,帝國皇軍有著最強大的精神武器,那就是‘大和魂’。明國士兵軟弱怕死,從小生活優越,嚴重缺乏吃苦耐勞的覺悟。對於稍高的傷亡,即難以忍受。他們缺乏的就是精神。這是明國軍隊最大的軟肋。”

永野修身微微一笑,點點頭,沒有跟他糾纏,只是繼續說道:

“……有鑒於此,我帝國就面臨兩種選擇:第一,是甘心承認明國作為亞洲的領袖,拜服於它的腳下。這還是幸運的。作為一個野心勃勃的海權國家,明國想的也是‘開拓萬裏波濤,布國威於四方。’而我日本島鏈就像一道屏障,擋在了明國沖向太平洋的道路上。‘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我國的戰略位置,勢必成為我國的‘原罪’,成為明國用炮艦打開帝國國門、運送它的陸軍登陸列島的動機……

“第二,就是奮起一搏,在陸上不遺余力的支持清國抵抗明國,將明國拖入長期戰爭的泥潭,耗幹它的財力和人力……在海上,一旦時機成熟,就將其艦隊殲滅之。如此,可長期確保帝國在亞洲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