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日本是個什麽東西(第2/2頁)

……

在這個時空裏,大明人把所有的仇恨、戒備心,都集中在北清一家身上了。實實在在侵占大明土地、屠殺大明百姓的,也只有北清一家。而日本在現在大明人的眼中,也是和大明一樣靠著維新走上民主文明道路的國家。大明好多人都把日本看作和自己一類的國家。——人家無非是尚武一點罷了,可那也是民族性格啊!

日本的國際形象,起碼到目前為止也還很不錯。不要說比北清、蘇聯這樣的國家好太多,就算比德國,日本形象也要好得多。納粹德國現在是獨裁統治,權力都集中在希特勒一人手裏,大搞言論控制,對國內異議人士大肆迫害。而日本在國際上看來已經是個“初級民主國家”,沒有獨裁者,內閣和議會正常運轉,而且新聞言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自由的。

大明和德國走近的時候,大明國內還有很強的反對聲音,內閣裏也有好些大臣反對。都覺得大明和那樣的國家攪在一起,太沒有原則了。但是現在日本提出要和大明聯合滅清,大明內閣反對聲並不大。大臣們起碼在感情上沒什麽抵觸。即使是反對的大臣,也都是從實際的國家利益上考慮。真正從感情上排斥日本的,只有向小強一個。

饒是如此,向小強也要硬著頭皮站在總參的立場上,贊成聯日滅清。但是他多了個心眼,表示這只是“暫且”聯日滅清。聯合日本的目的是為了盡快消滅北清、統一中國、使大明不再這場戰爭中太傷元氣,自身趕快成倍強大起來。接下來還要面對北方的新威脅:蘇聯、日本。

這樣,萬一將來真和日本翻臉、日本得了滿蒙後真成了威脅,向小強不至於和其他人一樣為這次錯誤決策買單,讓自己的仕途受影響。相反,他還能因為今天的“先見之明”,今後說話會加倍管用。

……

“對於日本,”向小強說道,“我的意見還是要以防範為主,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我跟遼陽公主長時間一起共事,通過她了解日本很多,深知日本這個民族,絕不能用正常的標準去衡量。日本對大陸的野心是難以控制的。日本自崛起之後,日清戰爭、日俄戰爭,接連兩場大賭國運,都賭贏了。它已經習慣了不能吃虧。更可怕的是,它認為這不是因為自己運氣好,而完全是因為自己強大。它會以此類推:日清贏了,日俄贏了,日明當然還會贏。

“日本政界還好一些,在日本軍界,尤其是那些少壯派軍官,已經沒有幾個頭腦是清醒的了。他們自信心極度膨脹,野心極度膨脹。而日本軍隊又越來越不受政府控制,儼然是國中之國。未來很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滿蒙日軍在幾個佐級參謀的策劃下突襲我國,而日本國內政府則完全不知道……”

向小強說到這裏,內閣大臣們已經是竊竊私語,有的已經在偷笑起來了。朱佑榕責備地望了一眼向小強,臉上也有些掛不住。——向小強說出這種傻話來,實在是讓她下不了台。這禦前會議可是她讓向小強參加的。現在群臣看了會怎麽想?噢,原來陛下的信臣就這個水平啊。

向小強也是臉上隱隱發燒,但他知道這些話不能不說,還是硬著頭皮說道:

“我聽到有的大人在笑。可是我想提醒那些正在笑的大人,如果遼陽公主在這裏,她是不會笑的。如果有某位日本的大臣坐在這裏,他也不會笑的。因為這些話在我們聽來是笑話,但在他們聽來,再正常不過。……憑心說,我們對日本的了解,遠沒有日本對我們的了解那麽多。”

他想起了後世一位學者說過的名言,決定現賣一把。向小強環視一圈大臣,凜然說道:

“記得有一位先賢說過:日本人研究中國精細深刻,不遺余力,‘中國’這個題目,日本人不知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幾千百次,裝在試驗管裏化驗了幾千百次;而中國人研究日本卻粗疏空泛,對日本我們大多數人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對,再不肯做踏實的研究工夫,幾乎連日本字都不願意看,日本話都不願意聽,日本人都不願意見,這可以說是‘思想上的閉關自守’。”

他這麽一說,大臣們出於禮貌,也都不笑了。朱佑榕聽他這段話說得漂亮,也舒服了些,覺得自己也找回了些面子。

只是有不少大臣都心中納悶:這恐怕是北清的“先賢”說的吧?我們大明什麽時候對日本“一味的排斥反對”了?大明雖然確實不如日本人了解我們那樣了解日本,但也不至於是“思想上的閉關自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