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瓜分談判(第2/2頁)

第三,在談判中,盡量讓“遼東半島”的概念向東北擴大,同時用正北邊外蒙古的土地、換取東北邊滿洲的土地。最好拿到整個奉天省,甚至一部分吉林省的土地。

因為外蒙古比滿洲貧瘠,所以肯定要在面積上加倍。比如大明在滿洲多占了一平方公裏,就要在外蒙古補給日本三平方公裏。按照大明內閣的想法,日本長期處在極端缺乏土地的狀態下,對於“面積”的誘惑是很難抵禦的。

這麽做,一來是大明自身的土地足夠大,不再一味追求“面積”,而寧願弄點“質量”好的土地。二來是大明想把日本的地盤多往自己北邊弄弄,在大明和俄國之間形成一道“屏障”,用沈榮軒的話說,這是一道“防赤墻”。一旦蘇聯在東亞向南進攻,首先面對的將是日本的領地。大明的要害在東部,就算蘇聯得到了回疆,從中亞進攻大明,威脅也不大。

……

“下面是邊界居民的問題……”外交大臣賀子光戴著老花鏡,緩緩念著文件,“大使先生,我方提出……關於山海關以東、雙方所占土地上的居民的歸屬,可以由當地居民自由決定。在雙方新邊界形成的半年內,雙方的居民保持未定國籍之狀態……半年後,由他們自行決定加入哪一方的國籍,也就是說……定居在哪一邊。……大使先生,貴方的態度是?”

大山俊明也摘下老花鏡,用手絹擦了擦,點頭道:

“我方完全同意……不過,關於這個期限,半年似乎太長了些,可否縮短一些……比如,三個月怎麽樣?”

賀子光跟向小強耳語幾句,然後點點頭:

“可以。……好,下面是遼東半島邊界的劃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