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東亞風波起(第2/3頁)

“哦,璁璁啊,”十四格格笑道,“正在巨港停著呢。昨天晚上到的,她想在蘇門答臘島玩兩天,說是要以大明郡主的身份視察一下帝國的新領地。呵呵,你看……”

向小強皺眉道:

“咦,怎麽還在外面玩啊,讓她出去是辦正事的。叫她趕緊回來。”

十四格格笑道:

“璁璁從沒出過那麽遠的門,這趟怕是玩瘋了。她說她喜歡坐船,不喜歡坐火車,回來的時候就不在廣州上岸了,直接到上海進港。”

向小強心裏一陣不安。他又擡頭望了一眼大地圖,盯著正在黃海南部巡弋的日本艦隊,吞了口唾沫,小聲說道:

“跟璁璁說,讓她別在南洋逗留了,馬上回來。還有,回來的時候一定要在廣州上岸,別繞東海了。”

十四格格一怔,笑道:

“是不是日本艦隊的緣故?呵呵,看你緊張的,不至於的。日本現在是我們的合作國,又不是交戰國。再說璁璁什麽身份,日本又不是瘋子。別說璁璁的船,就是普通漁船,人家也不會怎麽樣的。”

日本就是瘋子。向小強在心裏偷偷說。

他不容置疑地說道:

“不行,就這麽跟璁璁說。就說是我說的。她不聽你的起碼得聽我的。……還有,這事兒你親自發報,別叫別人幹。”

十四格格無奈笑道:

“好吧好吧,我這就去發報……”

放下電話,向小強再擡頭望著地圖上的日本艦隊,心中稍安了一些。

……

1月15日,廣武開始陸續凍結日本在北清的各種財產。日本的準備比較充分,早就逐漸地將大部分活動資產撤回去了。但是各種不動產,如工廠、礦山、鐵路等等沒法撤走,現在都被北清以各種借口凍結。

說實話,這正是日本求之不得的。如果是正式宣戰的話,這種借口未免牽強了些,但是日本軍部就沒打算采用宣戰這種“傳統方式”,而是打算采用日清、日俄戰爭中慣用的手法——先在事前不斷制造各種摩擦,一來提升緊張氣氛,為後面的進攻進行“借口積累”,二來也在國內煽動愛國熱情,把舉國的戰爭狂熱提升起來。

現在北清“無故”凍結日本在清資產,正式“借口積累”中良好的一環。

廣武也明白自己這麽做可能會給日本提供借口。但他知道“借口”這個東西對於日本可有可無,他真想進攻你的話,沒有借口也會自己制造一個。現在凍結日本財產,還能對日本起到一定的削弱作用,也表明我大清不在乎你。

……

1月20日,日本內閣書記官長騰沼莊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日本實際上非常不贊同清帝廣武采用的株連方式。騰沼莊平在內閣裏職務不高,因此說話似乎也十分大膽。他直接說“廣武皇帝這個人太過血腥,這一點從他政變後幹的事情就能看出來了。”

然後記者又問道:“官長閣下是否贊同政變這種方式呢?”

騰沼莊平斬釘截鐵道:“非常反對。我認為這種政權的合法性,是可以受到質疑的。”

當天,日本報紙頭版頭條連篇報道了這個“內閣官方態度”。北清駐日大使遞交了照會,表示大清帝國“對此強烈抗議”,並要求日本政府作出澄清,騰沼莊平那段話是不是日本政府的官方態度。

但是,日本政府只是收下了照會,絲毫不作任何澄清。這等於是默認了。

廣武哪受得了這個。他看看地圖,鴨綠江邊的大清七十萬大軍陳列,而對岸的日軍兵力只有十幾萬。特別是,日軍還不像明軍那樣,是被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武裝到牙齒的。日軍可是傳統的步槍加刺刀。

因此廣武覺得沒有什麽好怕的。他針鋒相對采取了行動,立刻將北清對日的外交關系由“大使級”降到了“公使級”。

……

1月23日晚上,日本一艘700噸級貨船“菊川丸”號由大沽口開出,返回日本。

當天夜裏,剛出了渤海,就在渤海海峽以東30海裏處被一枚魚雷擊中。這艘700噸的小貨輪迅速沉沒,只有兩名船員生還。按照日本的說法,當時在渤海外海巡弋的一艘日本驅逐艦收到了求救信號,急速前來救援,這兩個船員才得以返回日本。

第二天驅逐艦返回日本,便有幾家報館到醫院采訪。兩個船員一口咬定之前聽到了高速柴油馬達的聲音,說一定是北清魚雷艇幹的。

當天,日本報紙就大加報道此事。各家報館都自發地使用了最具煽動性的言辭進行渲染。頓時,日本舉國上下群情激憤。當天下午,日本各大城市的青年學生和市民湧上街頭,進行反清大遊行。那些日本“憤青”額頭上纏著布條,眼珠子通紅,熱淚盈眶,揮舞著日本國旗,聲嘶力竭地高喊著“踏平支那”、“殺光支那豬”、“大日本武運長久”等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