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大屠殺為什麽(第2/2頁)

面對性命隨時不保的狀況,清軍俘虜的脫逃事件更是頻頻發生。到了下午,更是經常發生大規模哄逃事件。而一旦發生哄逃,日軍殺人就有了最好的理由。一群戰俘一旦有幾個逃跑的,日本兵就會不分青紅皂白的往人堆裏開槍,這樣整群戰俘都會沒命奔逃,作鳥獸散。而這時候,旁邊的日軍機槍、小迫擊炮就索性齊上,幾下子就基本把整群俘虜全滅掉了。

……

到了傍晚,日軍前鋒向西已經進攻到了鳳城,然後向東北沿著鴨綠江防線背後進攻,已經攻下了寬甸,一路清軍望風而逃,日軍如入無人之境。到了晚上,從安東到寬甸的50公裏防線上,已經全線崩潰。清軍投降的已經達到了18萬。

在這一整天中,被日軍俘虜的清兵除了自己身上的幹糧外,沒有得到任何食物充饑。連水也沒的喝,渴急了只有吃地上已經被踩踏的黑乎乎的臟雪。零下三十多度的酷寒中,十幾萬俘虜縮在一起,空著肚子瑟瑟發抖,在寒風中幹挺。到了入夜的時候,氣溫又是大幅下降,已經接近零下四十度。清軍戰俘幾千幾千的倒下,一旦倒下就再也爬不起來了,成了一具具硬邦邦的屍體。

而周圍的日軍,架起機槍和探照燈,用鐵絲網把他們圍在中間,只是監視著他們,並不覺得有自己義務養活他們。俘虜一旦試圖逃跑,就會遭到機槍屠殺。

這一夜中,連凍死的、和被集體掃射死的,不下於一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