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兵臨山海關(第2/2頁)

明軍現在的戰略,就是不追求完全控制奉天,只要把一些關鍵地方控制下來、不妨礙入關就行。比如遼東半島的西側,鐵路沿線明軍是每一寸都要占領的。遼北的沈陽一帶,這是北清在奉天的統治中心,這裏明軍也要拿下。至於沈陽南邊的遼陽一帶在日軍手中,明軍也不強求,只是繞行,避免和日軍發生沖突。

現在,整個遼東的明軍進軍方向,總體來說就是向西。幾條藍色的大箭頭也是從東南向西北,很有氣勢地劃過去。

目前明軍高層主要和張照先想法一樣。奉天已經劃歸大明了,而明軍又這麽厲害,明軍高層自信不管是講理還是講拳頭,打完北清後都能夠要回整個奉天。現在還是要先滅了北清。北清在,日本倒還有可能趁機跟大明叫板一下。北清不在了,日本就是孤立無援,只有乖乖地退出奉天。

……

2月5日,明軍拿下沈陽。6日,拿下錦州。拿下錦州後,明軍算是進入了遼西走廊,踏上了南下攻取山海關的道路。

進入遼西走廊後,清軍的抵抗激烈了些。這裏靠近關內了,清軍駐守在這裏的都是相對的精兵強將,清一色的八旗師。不過即便如此,明軍仍然在遼西走廊上以每天40-50公裏的速度繼續推進。

7日,明軍拿下葫蘆島。8日,明軍拿下了關外最後一個重鎮:綏中縣。這裏距離清軍重鎮山海關只有60公裏了。

和向小強在演講裏放的話一樣,自2月2日後的一周內,明軍進逼到了山海關下。

山海關號稱“天下第一關”,歷來都是中國數一數二的軍事重鎮。遼西走廊之所以被稱作“走廊”,就是因為它西北邊是崇山峻嶺,東南邊是滔滔大海,只有中間一條狹長的平地地帶。北到錦州,南到秦皇島,200公裏全是這種狹長的走廊地帶,最寬的地方只有20公裏左右。

而秦皇島北邊十幾公裏處,則是遼西走廊最窄的地方。這裏從高山到大海,中間只有十公裏左右的平地。在這裏修建的關隘,也就取名叫山海關。

山海關是大清帝國直到熱兵器時代,還下功夫經營的三大關卡之一。這三大關卡都是成群的山地工事,固若金湯。

第一座是函谷關,已經被明軍拿下了。第二座是居庸關,那是憑借八達嶺在北邊拱衛北京的,主要是防範蘇聯的。

第三座就是山海關。在近代,山海關原是北清準備防範日本用的,也是和前兩作關隘一樣,下了大本錢去經營。到了如今,面對明軍隆隆的履帶車輪,總算再次派上用場了。

真如向小強演講中說的那樣,仿佛冥冥中自有上天安排,1644年的局勢,又在山海關重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