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娶公主還是娶女皇(第2/3頁)

朱佑榕是完全弄不懂了。為何文武兩邊的反應,和她設想的竟是截然相反。

但她不知道的是,賀子光說的話,也是內閣文臣這邊的普遍心思。一方面這些文臣都對“文化遺產”比較看重,另一方面他們也早就看清了向小強和陛下的“那點意思”,生怕有朝一日向小強真的迎娶了陛下,導致權力過大難以制衡,再搞起獨裁,內閣就會成為擺設,大明也會一步步地走向北清那個樣子。

而現在突然半路殺出來一個“遼陽公主”,著實讓大臣們眼前一亮。向小強和陛下的感情已是公開的秘密,可他和十四格格之間的感情,知道的人還是極少的。在一般人眼中,向小強和遼陽公主之間就是上下級關系。他們覺得,向小強竭盡全力能把陛下追到手已經不錯了,不會去做這種“女皇公主左擁右抱”的不現實白日夢。大臣們都覺得,此刻塞給向小強一個公主,那陛下自然就“解套”了,就不再會是向小強的了。大家擔心的“向小強和陛下的權力合二為一”,也就不會出現了。

而軍隊這邊盤算的則正好相反。尤其是張照先和唐雲生,他們一直分外照顧向小強,把向小強視作自己的學生,視作自己人,除了向小強真的很有天分、很上路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向小強背後有女皇陛下。拉近了和向小強的關系,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和陛下的關系。至於向小強有一天真的娶了陛下會不會權力難以控制、搞起獨裁,這個軍隊高層內部意見不一。

當然,大明走向北清模式,這種結果也是軍隊不希望看到的。但是那畢竟是今後的事,還有很多變數,這些軍人們看來也很遙遠。而眼下有人要塞給向小強一個公主,那可是直接威脅到向小強和陛下的關系。特別是現在內閣大臣也在推波助瀾,軍隊這邊就更警惕了。要是向小強和陛下的“特殊關系”真因為這一個公主被切斷了,那他們下在向小強身上的那麽多“本錢”,就打水漂了。

……

這時候,張照先發話了:

“陛下,老臣覺得,沐虎之所以提這種非分要求,無非就是擔心大明將來的民族政策對旗人不利。那麽既然我們口口聲聲說將來的政策是‘民族和解’,沐虎才要求大明這邊先來一個‘滿漢結親’,先‘和解’一下。他這麽要求,無非就是想以此檢驗大明的‘民族和解’政策是真是假而已。

“所以,沐虎希望看到的就是一位漢人貴族和一位旗人貴族成親,並不一定非得是遼陽公主和向司令這兩人。陛下,遼陽公主乃是公主,身份高貴,而向司令僅僅是伯爵,兩人地位上懸殊了些。而且向司令年僅二十有五,而遼陽公主青春已近二十七。遼陽公主比向司令年長接近兩歲……年齡上似乎也頗有不妥……

“陛下,老臣鬥膽建議,陛下如果考慮賀大人意見的話,不妨從我大明皇親國戚中,另選一位地位和年齡與遼陽公主相當的年輕人……這樣一來,也能更好地向北方旗人明示我大明‘民族和解’的決心。我朱明皇室用自家的子弟和愛新覺羅氏的女子結親,豈不是比用向司令這個外姓人更有說服力?”

他這麽一說,確實堵住了不少大臣的嘴。但是很多大臣心中不屑地想道:你說的這麽好聽,無非就是不想讓遼陽公主跟陛下搶向小強罷了。從朱家或鄭家找個年輕人娶了遼陽公主,向小強和陛下的曖昧情絲仍然完好無損。這算盤珠子打得好啊!只是你現在說向小強和遼陽公主身份懸殊,那麽有朝一日你慫恿陛下下嫁向小強的時候,我看你身份這事兒怎麽說。到時候我們也能拿“身份懸殊”來說事兒。那身份不更懸殊?

雙方都又把目光匯聚到了朱佑榕身上。

朱佑榕躲避著眾人的目光,擺弄著手中的蓋碗,輕聲吞吐道:

“呃……張愛卿說的也有些道理……只是……眼下宗室和國戚中,好像並沒有年齡和遼陽公主相配的子弟啊……這個,似乎不妥吧……”

嗯?

她這一句話,再加上這幅反應,好多大臣將領看在眼裏,心中嘀咕起來了。

陛下這明顯是睜眼說瞎話,無論朱鄭哪一家,現在都有不止一個年齡爵位都配得上遼陽公主的年輕人。陛下這明顯是托詞。

難道……難道陛下自己並不排斥遼陽公主?

賀子光幾乎立刻就發言了:

“陛下,延平王世子、昌平侯鄭玉瑭和遼陽公主同歲,又是我大明延平王的王位繼承人,無論年齡還是身份,配遼陽公主都沒有問題。陛下怎麽忘了?”

朱佑榕一怔:

“啊?……哦……對對對,朕怎麽忘了……哎呀,不行啊。鄭玉瑭去年剛剛成親,而且有兩房夫人,公主再下嫁的話,豈不是太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