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先輩的事跡(第2/3頁)

向小強嚇了一跳,發現自己講話真的太沒遮攔了,連忙低頭認錯。

唐雲生瞪了他一眼,這才繼續說道:

“陸選鋒在太後賜婚之前,就已經悄悄的和惠安郡主談戀愛了。惠安郡主就是先延平王的女兒,當今世子鄭玉瑭的姑姑。”

……那也是璁璁的姑姑了。向小強想著,怎麽都是姑姑?將來這家夥豈不成了我的“雙料姑父”?

唐雲生接著說道:

“當時已經是1913年末了,歐洲已經成了個大火藥桶。英國愛德華王子、也就是現在的溫莎公爵,也跑來訪問大明,算是對盟國進行最後的籠絡吧。當時南京舉行了盛大的舞會歡迎他。人家王子到底是英國人,有這個傳統,人家希望在舞會上看到的不光是皇親國戚,也希望看到一些工商巨子,社會名流,就是多一些平民階層的人參加。於是陸選鋒就得到了機會參加宮廷舞會。這段愛情的傳說很多,比較靠譜的一種,就是陸選鋒子爵和惠安郡主在舞會上一見鐘情。那時候陸選鋒也就二十來歲,惠安郡主只有十五六歲吧,少年男女,腦子裏只有浪漫,沒有現實,就那麽一見鐘情了。之後許多次,兩人又偷偷跑出來見面,但更多的是書信傳情。就是因為兩人門第地位太過懸殊,兩人都不敢公開,也看不到前途。一直到孝惠太後賜婚,兩人的感情都還是個秘密。”

向小強聽得有些入迷了,不禁問道:

“那後來呢?”

“第二年,歐洲大戰爆發。大明因為和英法的傳統關系,自然參加了協約國。但是因為我們北邊還有滿清,而滿清沒有參戰,所以我們並沒有往歐洲派陸軍。我們只是派了艦隊到地中海去打土耳其。當然,這也是象征性的。主要是因為英法都很怕我們參加同盟國,以便趁機收復緬甸和越南。所以英法都承諾:只要我們參加協約國,不管打得怎麽樣,戰後都給我們土地。英國承諾將緬甸東部的孟帕亞割給我們。法國承諾將老撾西北部的朗塔納割給我們。那兩塊地方加起來有一千多平方公裏,呈一條南北走廊。這樣一來,我大明就能和南邊的暹邏接壤了。現在我們能和暹邏直接接壤,全靠這一千多平方公裏。當然,這都是題外話。

“大明雖然沒有派多少兵,但是卻也學美國的樣子,敞開了往歐洲協約國輸送物資。北清也一樣,也在抓緊機會往歐洲賣東西。不同的是,北清被我們海上封鎖,自己的船開不出海,日本壟斷了它的海上代運業務,所以賺的錢要被日本盤剝一道。而大明有能力自運,賺的錢全是自己的。當時大明和歐洲列強相比,還算不上工業強國,所以也和北清一樣,賣給他們的主要都是原材料,例如糧食礦石什麽的。但是,大明的這些新興實業家,尤其是工業企業,卻都在這個時期迅速嶄露頭角。大明的傳統優勢是鎢產業,而鎢產業的龍頭企業就是陸氏金屬。一時間,陸氏金屬幾乎成了大明帝國的寵兒,甚至有人把它叫做‘大明的克虜伯’。

“陸家人娶了一個公主,封了一個侯,社會地位炙手可熱,現在又借著世界大戰,不斷膨脹成工業大鱷,生產線晝夜不停兩班倒,換人不停機。產品一船一船地運向歐洲,鈔票一車一車地運進銀行,賬戶裏的身家一個零一個零地往上加。稱得上是春風得意了。靠著這些實業的快速壯大,稅款也潮水般地湧進國庫,大明帝國越發的財大氣粗了。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大明才能夠一邊修建長江防線,一邊和日本進行造艦競賽。兩邊都是燒錢的無底洞,可大明居然吃得消。誰都知道,要是沒這一大批新興實業,根本做不到。

“四年大戰,歐洲打成了一片瓦礫,大明卻賺得缽滿盆盈,還外帶得到了一千多平方公裏的暹邏走廊。這些實業家都成了大明的功臣,而陸家又是這些功臣中,最大的那幾個之一。到了歐戰結束的那一年,惠安郡主二十歲了,不斷有世家貴族前來求親。而且不少工商巨子也來碰運氣,為他們的兒子或孫子求親。於是,為惠安郡主選駙馬也提上了日程。當時的新風氣,貴族也開始流行和民間的豪門富商聯姻。所以除了貴族子弟外,也選了幾個大實業家的子弟,作為備選。也就在這時候,緋聞傳出來了。大小報紙開始披露惠安郡主和南平駙馬的秘密戀情。

“好象是先從惠安郡主那邊鬧起來的吧。大概是惠安郡主知道自己要被嫁出去了,挺不住了,開始跟父王母後鬧,要嫁給陸選鋒。而陸選鋒從哪方面講,都算得上理想人選,可問題是他已經娶了一個公主,已經是駙馬了。而當時看來,一個人娶到一個公主,已經是天大的恩寵了。再接著娶一個郡主,那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於是先延平王嚴厲不準,大概也是加緊了選駙馬的步驟。而惠安郡主性子很烈,尋死覓活的鬧,這事情大概就這麽傳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