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斯大林和沈榮軒的較量(第2/2頁)

“同志們,敵人用的手段,我們也可以用。而一旦我們用相同的手段把明帝國的優勢抵消掉,那麽整體仍然在我們這一邊。明國是一個紙醉金迷的國家,他們的國民精神墮落,生活糜爛,崇尚物質享受,精神上毫無追求。他們的統治者對內極其軟弱。而我們蘇聯,是經過了國內革命戰爭考驗的,我們的幹部和人民,都早就被鍛煉出了堅強的意志。我們可以全國上下艱苦樸素、節衣縮食、拿出比明國多的多的錢來購買物資。而明國就不行。他們的生活水平稍有降低,統治者的軟弱性就會暴露無遺,急著向我們妥協了。再說,控制明帝國的那些大資本家們,也不會允許那麽大把的錢被美國賺走的。”

眾人都聽明白了。加裏寧的意思無非就是:明國跟美國下訂單,我們蘇聯也可以跟美國下訂單。反正美國是中立國家,蘇明兩國也未宣戰,那就看誰買得過誰。蘇聯可以勒緊褲腰帶、餓著肚子省出錢來買物資,同時自己還能保持極高的產量。而明國是不可能像蘇聯這樣勒緊褲腰帶、餓著肚子,一切為戰爭服務的。這會動搖明國的統治根基。

無可否認,加裏寧的說法有一定道理。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是在座的大多數人總覺得這是個餿主意。本來不大的一場邊境戰爭,生生搞成了雙方耗國力,看誰先耗死。而且,獨獨肥了美國。

這的確是餿主意。

斯大林揮了一下煙鬥,搖搖頭。

眾人都知道,加裏寧的提議被否掉了。接下來,誰也不敢說話了。

斯大林又踱了一會兒步子,突然停下來,抽了一口煙,緩緩說道:

“同志們,我們可以向明國宣戰。”

這麽一句話,讓全體委員面面相覷,他們相互看著,都在確定自己沒有聽錯。

斯大林好像發覺自己說得太急了,便又擺了擺煙鬥,慢條斯理地說道:

“當然,我們可以秘密的和明國進行接觸。我們可以向西退一些距離,讓出一部分已經解放的土地,還給他們。條件是雙方締結合約,明國要承認伊犁王國的獨立。而明軍應該清楚,這場戰爭遠在西北,即便打下去,他們也沒有可能獲勝的。……我們可以警告他們,如果不能夠在七月中旬之前同意停戰,那麽我們就向他們宣戰。而那個時候兩國就成了交戰國,而大部分的美國物資還沒有開出港——也就是說,再也開不出港了。明國要靠自己的力量和我們打下去了。”

他環視了一圈委員們,慢慢地說道:

“以上是我向委員會的提議。同志們可以討論一下。”

委員們相互看了看,加裏寧語重心長地對左右的委員們說道:

“同志們,難道我們還能提出比斯大林同志更好的建議嗎?我同意。”

緊接著,一片爭先恐後的聲音:

“我同意。”

“我同意。”

“我也同意……”

“還有我……”

加裏寧轉向斯大林,說道:

“斯大林同志,經委員會表決,一致同意這個提議。”

斯大林抽了一口煙鬥,點點頭:

“很好。”

……

6月23日,一份帶著威脅意味的“建議”,通過蘇聯在大明的情報網,繼而通過東廠,送到了沈榮軒的辦公桌上。

沈榮軒盯著桌上這份沒人簽名的信函,一時間覺得焦頭爛額。他雙手蓋住臉,長吐了一口氣,疲倦地靠在椅子靠背裏。

斯大林太損了。沒想到他居然使得出這種招數。如果他真這麽做的話,那麽大明剛剛啟動的采購計劃,就完全不能指望了。現在,甚至還沒有一艘貨船到岸呢!

他閉著眼睛考慮了一會兒,伸手按鈴,叫進來秘書。

“替我改動一下日程安排,”他說道,“中午請德國大使共進午餐。下午抽出一個小時,約見人民衛隊司令向小強,還有副司令遼陽公主。”

“是,大人。”

秘書下去之後,沈榮軒思考著接下來的具體步驟。約見德國大使,是要試探大明海軍租借德國某處軍港、封鎖蘇聯歐洲出海口的可能性。約見向小強和遼陽公主,是想通過他們探聽一下日本那邊的最近動向,看看有沒有可能和日本達成某種程度上的聯合。

沈榮軒在心裏說著:斯大林想耍流氓手段,我這也不是任憑擺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