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軍事外交雙管齊下(第2/2頁)

“而且,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努力,爭取讓英國拒絕日本船只和軍艦在英國領地靠港、補給。這會對日本的海上運輸造成極大的壓力。而我們的遠洋襲擊艦則可以在遍布全球的友邦港口內維修、補充給養。這樣,縱使我們的海軍總體力量處於劣勢,但可以發揮出最大的效率。而日本正好相反。海外基地很重要的,決定了你能不能在遠離本土的地方得到補給和維修。可以說多一個海外基地比多幾艘戰列艦還有用。呵呵,這個……範大人和熊大人,你們海軍應該比我清楚。”

海軍大臣範堯臣呵呵一笑,點點頭:

“賀大人說的沒錯,確實如此。如果真能做到這個地步,那真的勝算很大了。我大明海軍在海外可以以一當二、當三,日本海軍在海外只能以三當二、當一。他們只能找那些中立國、或者我們影響不到的國家去停靠。算起來也就只有歐洲和南美了。至少在南洋——就是東南亞和大洋洲這一塊,還有印度洋這一塊,日本艦船是沒有立足之地了。比如在印度洋,一場海戰過後,我們的軍艦可以就近開進友邦港口修理,而日艦輕傷還能回去,重傷,那就只能交代在這兒了。”

海軍總參謀長熊鼎銘皺皺眉頭,躊躇道:

“範大人,賀大人,末將是軍人,對這政治上的事情不是很精通,如果說錯還請二位不要見怪。末將總覺得,聯合英國對日本禁運,這個似乎還不算很難。可要是讓英國拒絕日本的所有船只停靠港口,這個似乎……有點強人所難了。末將個人覺得,對英國來說,這種條件似乎過分了些。按照國際慣例,受傷的軍艦可以進入第三國港口進行維修和補給的。英國就算外交上和我們站在一起,但畢竟又沒有跟日本宣戰,也屬於‘第三國’的。況且退一步說,就算英國能拒絕日本軍艦入港,那麽日本民用船只入港補給,英國沒有一點理由拒絕。這不僅有違國際慣例,而且違反國際公約。”

熊鼎銘這幾句話應該說還是比較現實的。英國和大明的關系好是好,可要英國為了你公然違背國際公約,好像還有難度。

沈榮軒說話了。他笑道:

“這個,範大人和熊大人說的都有道理。讓英國拒絕日本艦船進港,的確有難度。但是也不是辦不到。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可供交換。而我們手裏也是有英國想要的東西的。比如,我們可以以疏遠德國為代價。當然還有別的。當然,現在我們還不能那麽樂觀,要按照辦不成來打算。”

……

接下來,明軍總參謀長唐雲生說道:

“不滿諸位說,之前挺之曾經反復警告過我,日軍將向大明進攻。而就在昨天,日軍進攻前夕,也正因為挺之的再次提醒,統帥部才向奉天駐軍發出了緊急備戰的命令,避免了措手不及的不利局面。現在奉天雖然敵我力量懸殊,但是我軍在安東抵抗得非常出色。這也多虧了挺之的先見之明,還有在事前力排眾議的勇氣。”

他說完,微笑著望著向小強。而在座的眾多文臣武將,也都往向小強看去,鼓起掌來。一時間,大殿裏一片掌聲。朱佑榕坐在首座上,此時也是甜蜜地望著向小強,心滿意足,輕輕地跟著鼓掌。

向小強很低調地笑笑,咳嗽兩聲,謙虛地擺擺手:

“咳咳……那什麽,諸位都是我的前輩,就別這麽誇我了……我只不過是一些僥幸罷了。”

唐雲生呵呵笑著,又說道:

“在接到挺之的警報後,總參謀部的指揮層曾經有一些分歧,不是分歧日本會不會進攻,而是分歧我們該如何應對進攻。當時我們都知道日本陸軍要從朝鮮進攻,這是肯定的。但拿不定主意的是,究竟應該趕緊把奉天的四個師撤回關內、避免被吃掉,還是趕緊往奉天增兵,冒著更大損失的風險,死守奉天。

“現在我們在關外奉天只有四個普通的陸軍師,而日軍至少有十個甲種師團正向他們進攻。現在六個小時過去了,我們發現日軍的推進速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快。他們的機動能力不行。有鑒於此,我軍搶在日軍前面把增援部隊調進奉天,應該不成問題。奉天戰略位置太過重要,有一絲希望守住,我們就要全力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