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鄧尼金的到來(第2/2頁)

明軍當然有足夠的理由進攻朝鮮——那樣明國就會取得他們夢寐以求的日本海出海口。而且占據了朝鮮半島這個戰略要地,今後遏制日本將更加方便。至少對馬海峽再不是日本獨享的了。只需一次成功的登陸戰,明軍就能把軍隊送上日本本土。

而且現在日本弱小,蘇聯強大,這時候避實擊虛、先解決掉一個弱的敵人,是每個聰明人都會做出的選擇。朝鮮半島雖然防禦嚴密,但畢竟是有限的,有一個邊界。從戰爭開始的時候,就很容易看到戰爭將在哪裏結束。而進攻蘇聯,那將是一個“無限戰爭”。對於明國來說,廣袤的蘇聯是“沒有邊界”的。進攻開始的時候,根本看不到戰爭的結束點。

換句話說,我蘇聯怕陷入泥潭,他明國憑什麽就不怕陷入泥潭?以蘇聯的體制,可以死傷上千萬人毫不在乎,因為國民是麻木的,至少國民的大腦如何思考這件事,是控制在黨的手裏的。而明國那種脆弱的“立憲政體”,每個國民都能正常思考,正常看待“死亡”的意義。他們的國民能承受過高的傷亡嗎?

斯大林托著煙鬥,在煙霧彌漫的房間中緩緩踱著步子,長長地思考著。

……

在南京,也有一個房間此時也是煙霧彌漫。不過卻是另一種氣氛。

向小強、十四格格、還有大明的外交部、東廠的一些要人,和幾個俄國人坐在一起,親熱地說笑著。

其中一個人身著沙俄陸軍將軍服,面色冷峻,聽得多說的少。這就是鄧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