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針鋒相對的破交戰(第2/2頁)

面對明軍日益嚴實的潛艇封鎖,同時又看到大明自己的太平洋運輸線全面動起來了,日本很自然地也針鋒相對,開始對大明實施反封鎖。之前大明的海上運輸線主要是走印度洋航線和南洋航線,全程都在明軍控制區內,日軍向破壞也無從下手。現在好了,明軍大肆從美國采購物資,而且至少有一半的貨物走的都是太平洋航線。日本雖然不能說擁有太平洋的制海權,但起碼要打擊大明的太平洋航線,從日本出發卻是最方便的。

因此從三月底、在第一批美國貨輪還在太平洋上的時候,日本就著手實施了“打擊明國運輸線計劃”。不過這有個問題,兩國的地理位置不一樣。日本列島的東面和南面,直接就是一望無際的開闊大洋,毫無緩沖。而大明的南面,則是相對封閉的內海,是由一系列群島(比如菲律賓和東印度群島)和大洋隔開的,個成了一個單獨的南海。在這封閉的南海裏,明軍掌握著絕對制海權。

如果日軍也是采用潛艇為主的封鎖,那倒還好辦,潛艇可以偷偷溜進來。但是日本的海軍完全是按“艦隊決戰”的思想建設的,潛艇這塊非常薄弱。現在日本也只能用水面艦艇來打擊大明的運輸線。但是水面艦艇又很難穿過一系列密密麻麻的群島、不被發現的進入南海。

這樣一來,明軍的潛艇可以直接布置在距離日本港口很近的地方。盡管西太平洋很遼闊,但不管日本船隊怎麽饒怎麽躲,最後總得進港。明軍潛艇群只要守在港口附近海域,就能起到“守株待兔”的效果。但大明船隊就不一樣了,他們可以在距離本國很遠的地方就任選航線,進入南海。而一旦進入南海,就絕對安全了。南海的東邊是廣袤的西太平洋,日軍軍艦只能在這茫茫的大洋上尋找大明船隊,而不可能像明軍潛艇那樣,直接守在日本港口外邊。

更令日本頭疼的是,現在運貨物來大明的,大部分都是美國船。雖然受中立法所限,這些美國貨船名義上都算是租給“自由俄羅斯”的,懸掛的都是自由俄羅斯的國旗,但日本海軍仍然很難下決心該如何對待。畢竟只是換了一面國旗,裏面從船長到船員還都是美國人。大量擊沉美國貨船,無異於樹敵於美國。

因此,日本天皇直接傳諭海軍軍令部,破交戰時要嚴格遵守國際公約行事,一定要確定把全體船員都轉移到軍艦上之後,才能擊沉貨船。千萬不能造成美國人的死傷。同時,日本駐美大使也向美國政府提交了照會,聲明了兩國正在交戰,日本正在對明國進行海上封鎖,對於美國這種危險做法,日本政府表示擔憂。

但是都到了這個時候再想阻止美國向大明賣東西,無異於與虎謀皮。美國國務卿以“美國並未向明國出售物資、而是向俄羅斯聯邦出售物資”為由,直接回絕了日本政府的照會。

在這種情況下,兩場相互之間針鋒相對的破交戰,在西太平洋上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