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清洗(十六)(第2/2頁)

說的人夠累,聽的人更累。為了能夠跟上張應宸的思路,林鳳祥也是賣了老命,確定了自己不可能在太平天國內部建立全面的總參謀部制度,林鳳祥頗為疲憊地問道:“張兄弟,若是在各軍中建立起總參謀部制度呢?讓後把這些參謀部給聯合起來……”

張應宸搖搖頭,“若是各軍自己建立自己的參謀部,那就不是總參謀部制度,只是各軍的參謀部。齊王軍中的參謀部,他自任總參謀長,他即便是後來讓別人代1理參謀長,代1理參謀長的任免權力也完全在齊王手中。林大哥,齊王進了天京城,一聲令下就能領走我以前帶的兄弟,正是因為軍隊的參謀部還在。即便那時候我也去以前的兄弟那裏,他們同樣只會跟著齊王走。因為從制度上,只要東王不在了,參謀部就只聽總參謀長的話。你覺得各軍參謀部上頭有一個名義上總參謀部,各軍就能聽這個總參謀部的話了麽?”

林鳳祥反復考慮著參謀部的種種,雖然這裏面有著極難越過的關卡,可總參謀部的優點無疑是太大了。光這個對部隊的訓練,各種統一的培訓,已經讓林鳳祥完全明白了韋澤的軍隊為何能夠如此強悍。總參謀部不僅是一個當官的體系,這個體系同樣強制性的讓軍官們在參謀與指揮官之間變化身份。並且通過培訓強行接受最新的軍事思想、作戰技術的培訓。這種培訓還不是一陣風般的過去就算,而是不斷的自我總結,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就如張應宸所說,光部隊行軍的手冊,三年來就推出過七八個不同的版本,每一個版本都有很大的調整,效果也越來越好。林鳳祥領兵的時間不比韋澤短,到現在他的部隊裏頭也沒有任何一個軍事訓練是專業化的,更不用說是標準化了。

想到這裏,林鳳祥說道:“張兄弟,你肯不肯到我這裏來,若是你肯來,我定然委你以大權。”

見林鳳祥語氣誠懇,張應宸苦笑道:“林大哥,你是個英雄,我從齊王那裏學來的這參謀部制度的確有用。林大哥你看得起我,我也該識相。不過我張應宸時運不濟,得罪了東王,又得罪了齊王。按理說,到了這個時候我也沒什麽臉面可談。可我此時反倒是更不想丟那原本就沒有了的臉面。現在天王肯用我,敢用我。我就只能跟著天王一條道走到黑。林大哥,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我不能去你那裏。”

林鳳祥還想再權,張應宸卻說道:“林大哥,今天天色已晚,我也累了,你先請回吧!”

見張應宸下了逐客令,也明白了張應宸的立場,林鳳祥只能起身告辭。回到了自己的府邸,林鳳祥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他原本以為總參謀部只是多召集幕僚,更有效的利用幕僚的一個提升戰鬥力的辦法,卻萬萬沒想到這竟然是一種全新的組建軍隊的模式。這種模式優越性自然不用辯駁,韋澤手下其實沒有多少廣西老兄弟,可韋澤很快就成了諸軍中最驍勇善戰的一支。林鳳祥決定不僅要在自己的部隊裏面推行這個制度,還要想方設法的在安徽,甚至揚州的軍中推行這個制度。

張應宸說的沒錯,這樣的制度的確最終要導致一個完全主導局面的統一軍事指揮機構。如果短期內無法讓太平天國中央政府來實施這個體系,那麽林鳳祥就先通過建立總參謀部體制來統一安徽,統一長江以北各軍團的指揮權。而且看張應宸的部隊,他也定然在自己的部隊裏面實施了這個體制。當天京城與長江以北兩支軍隊都實施了總參謀部制度之後,還是有很大機會合並的。

如果林鳳祥能夠通過這個體制獲得韋澤那樣的戰鬥力,在其他部隊遇到麻煩的時候他還是有很大機會逐步獲取其他軍隊指揮權的。韋澤振臂一呼,就能帶走上萬的部隊,這個例子讓林鳳祥看到總參謀部的威力。

在之後的兩天中,各地的老兄弟代表紛紛抵達天京城。九江那邊林啟榮派來的不僅是代表,更是求援的人。曾國藩對九江實施了全面的包圍戰,雖然無法打破九江城防禦體系,卻能夠封住九江城內的糧草供應。石達開又始終不肯全力與曾國藩的湘軍決戰,打破九江城外的包圍圈。林啟榮除了向天京城求援之外,已經沒有任何別的辦法。

很快,兄弟們都提出翼王統領天國大事的要求。洪秀全的視線落到了林鳳祥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