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規模的艱難(十五)(第2/3頁)

不過英國人本來也沒有完全指望民團勢力的崛起,如果真的出現了民團與滿清中央的對抗,英國人就能更有效的利用這個矛盾來獲取利益。英國人沒有足夠的兵力占領廣東,扶植一個真正被英國人控制的廣東巡撫,對英國人可是求之不得的。

“我們姑且承諾他們的請求吧。”英國的艦隊司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無疑,這個看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如果英國能夠打垮韋澤的部隊,那幫民團們當然不會傻到敢違抗英國人的命令。這些充滿了勇氣的英國文官武將在自己的現實經歷中明白,先創造出優勢的結果,那些墻頭草們自然而然的就會聚集到勝利者的旗下。非常簡單。

既然同僚們都如此表態,香港總督也不覺得有必要再糾纏下去,他說道:“我們的援軍將在兩個月內趕到,海軍包括三艘軍艦,陸軍有三千五百多人。等他們趕到之後,我們將擁有六千五百陸軍。打下廣州城應該綽綽有余。”

英國人志在必得,在廣州城的光復軍卻開始實施了撤退。最近光復軍陸軍擴軍速度很快,大量的廣西兄弟得知了光復軍在廣東與梧州的勝利,紛紛前來投靠。韋澤的兩個軍滿編是10萬人,經過這番吸收之後部隊迅速膨脹到了8萬多人。按照樂觀估計,再過兩個月就能夠讓這兩個包含輜重部隊的軍達成齊裝滿員的狀態。

而韋澤開始把在廣州城內的光伏都督府軍事行政部門,以及工廠開始向外部撤離。第二軍負責廣州以北的地區,第一軍負責廣州以南的部分。除了靠海的地區之外,部隊以團為單位,控制了各個主要城市。

光復軍並非是不懂得炮兵威力的愣頭青,只要親眼看看廣州城的特色,大家都明白在城頭用12磅山地榴彈炮對抗英軍的風帆戰列艦實在是沒有勝算。

“只要我們能夠自己開始鑄造大口徑火炮,就能守住虎門。但是在那之前,我們不能讓同志們在廣州城毫無意義的送死!”韋澤的命令傳達到了部隊之後,有韋澤負責,撤退行動並沒有遭到太多的反抗。

除了幾個愣頭青表示,死也好和英國人打仗。然而韋澤只是問了一句,“你們怎麽知道沒有仗打?”那些人也就無言以對了。韋澤說有仗打,那就一定有仗打。愣頭青們的戰略設想能力不足,但是他們對韋澤很有信心。

到了八月初,畢慶山終於拿著厚厚的一疊統計數據在常委會議上發言,“可以開始實施授田令了!”

“哦?!”所有常委都興奮起來。光伏都督府自打進入廣州城之後就開始了這項工作,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此時終於能夠開始。大家下意識的坐直了身體,等著畢慶山介紹情況。

“忠於滿清的那幫人我們已經給鏟除了,這些人不多,他們家族占有整個廣東地區4%的土地。家族裏面有人在滿清那裏當官的,我們已經讓他們的家族寄信給那些滿清官員,要他們在半年內脫離滿清,回到我們這裏。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個人回來。所以按照我們頒布的條例,這些人的土地也已經沒收充公。可別小看這幫人,誰能考上進士,在滿清那邊當上大官,周圍的土地要不了多久都會成為他家的。至少是周圍的土地想出售的話,定然得到那些官員家族的同意。他們有優先收購的權力!這幫人占有了整個廣東4%的土地。”畢慶山拿著表格,從容的講著。

“哦?這麽霸道麽?”林阿生雖然是廣東人,卻對這些事情不太清楚。

畢慶山冷笑道:“就是這麽霸道。所以我們已經發動了紅船子弟們,編了不少粵劇在各處演出,首要的自然是宣傳大煙的害處,那些大煙販子的可惡,以及他們可殺的理由。這些官員豪強的事情,可也是重點宣傳的對象!”

林阿生忍不住慢慢點頭,他突然笑了,“怪不得最近聲稱受了欺負,要找這幫滿清官員家屬算賬的人多了許多。”

畢慶山微笑了一下,卻沒對這個問題過多擴展,這畢竟不是他負責的部門,“十三行不僅有錢,更是大地主。我們這次下手很快,所以抄到了不少地契。這幫人在珠江三角洲這裏可是真正的大地主,現在查出來他們直接擁有和間接控制的土地就有8%左右。一部分土地還在繼續查。”

把這部分資料分給大家,畢慶山也抽空喝了口水,才繼續說下去,“加上我們沒收的滿清官地,到現在為止我們控制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接近28%的土地。如果能把那幫大煙販子民團給滅了,我們控制的土地就能接近40%。推行授田令的基礎就有了。”

光復會作為外來戶,除了反客為主之外,也沒有別的辦法。而且現在的局面雖然不停的打仗,對沒收土地卻是大大有利。大家都是為自己考慮,沒人肯為別人出頭。加上光復軍每次實施打擊的時候都要先公布打擊對象,普通的百姓和地主們根本就不敢胡亂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