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淮軍挽歌(三)(第2/2頁)

這是非常常識性的判斷,事實也是如此。光復軍野戰軍的編制比地方部隊稍大一點,一個軍加上附屬部隊有18000人,進攻阜陽的一個軍把阜陽城團團圍住。炮兵將阜陽城城頭犁了一遍之後以西門為突破口,阜陽的三千多淮軍根本沒有頑抗的能力,守軍從東門一湧而出,為了阻止穿城進攻的光復軍,他們毫不留情的把城內民房給點燃了。此時城內濃煙滾滾,烈焰升騰。那些畏懼戰火而躲在家中的百姓們為了不讓火勢蔓延,只能跑出來開始救火。本來就窄小的街道上擠滿了人。

淮軍期待的就是這些人能夠暫時阻擋光復軍的追擊,光復軍驅散百姓就得花很多時間,哪怕是他們選擇了最簡單的方式,直接把攔路的百姓都殺了,那也是要花時間的。突破了百姓的阻擋,各條街道上都有的大火也能阻擋一下穿城追擊的光復軍。到底能阻擋多久,淮軍將官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被追上就慘了。

於是兩千多淮軍以一串馬車為核心開始逃命,車上都是軍官的家屬與他們這幾年搜刮的財物。這個車隊是光復軍開始圍攻的第一天就準備好的,淮軍又不傻,他們怎麽可能不知道自己守不住。之所以沒有在第一天就落荒而逃,是因為他們沒確定逃跑的方向而已。

“朱團長,就看你啦!”軍長張建軍笑道。

“放心吧,都督給咱們準備了這麽多好馬,我們決不讓淮軍逃走。”旅長朱耀祖向軍長張建軍敬了個禮,然後以嫻熟的動作翻身上馬。

朱耀祖或許是整個光復軍裏面出身最靠北的一個,他是河北天津人,幼年時因為當馬販子的父親得罪了官府,跟著父親跑到了河北臨清避禍。韋澤二次北伐的時候打到了清河,作為有著強烈反官府傾向的朱耀祖的父親帶著全家就投奔了光復軍。

老子都是如此,兒子也不會對滿清有什麽熱愛。幾年後十六歲的朱耀祖就加入了光復軍,以家傳的能耐進入了騎兵部隊。對於能追殺清軍,朱耀祖高興的無與倫比。有著阿拉伯血統的駿馬仿佛能夠感受到主人的情緒,它也開始興奮起來,盡管韁繩還沒有被放開,它也已經有些急不可耐的想放開四蹄奔跑。朱耀祖拍了拍愛駒的脖子,讓它稍安勿躁。自幼就開始與牲口打交道的朱耀祖完全理解了古代人為何要將千裏馬稱為寶馬,這匹阿拉伯馬真的是有靈性一般,不管地面多麽起伏不平都能如履平地。身為騎手的朱耀祖只需能夠馴服這匹寶馬,在驅使上反倒容易得多。

專業出身,又幹了騎兵的專業。朱耀祖對北伐是一萬個支持。北伐成功之後就能得到更北的地區,在那裏能夠飼養更多的寶馬良駒。哪怕只有這一個理由,朱耀祖就堅決支持北伐。更不用說經過學習之後,朱耀祖的眼界大開。他知道遙遠的新疆再向北就能抵達大宛,大宛那地方有傳說中的汗血寶馬。有北方廣袤的土地,有全新的養馬技術,再有這樣的良種,朱耀祖堅信中國在未來的二十年內一定可以培育出無敵的騎兵。

在朱耀祖身後,則是大隊的騎兵。所有馬匹都能稱為是高頭大馬。南方的馬匹體型普遍較小,韋澤從歐洲進口了良駒種馬,發動國家的力量搜羅體型巨大的母馬。

在朱耀祖身後則是大隊的騎兵。所有馬匹都能稱為是高頭大馬。南方的馬匹體型普遍較小,韋澤從歐洲進口了良駒種馬,發動國家的力量搜羅體型巨大的母馬。出擊的騎兵部隊的上千匹戰馬統統都是高頭大馬,個個神駿非凡。出身馬販子家族,朱耀祖知道,若是沒有韋澤提出的那個取精人工受孕的辦法,就算是把那為數不多的公馬都給累死,也弄不出這麽多馬匹來。

拔出馬刀,朱耀祖下令,“追擊!”騎兵部隊開始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