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欲靜而不止(五)(第2/3頁)

對這個觀察的結果,這幫歐洲人都很贊同。中國火車只有硬座、硬臥、軟臥三種,這是根據出購買早晚來決定誰能乘坐不同的車廂。軟臥價格較高,乘坐軟臥的人服裝稍微好些,乘坐硬臥和硬座的人,從服裝上看,大家都是普通勞動者。

連這種事情都能感慨一下,這也是沒辦法的。在歐洲,火車分為上中下三等車廂,上等車廂不招待下等人,與有錢沒錢毫無關系。法國大革命徹底完蛋之後,歐洲就再次落入了貴族手裏。這些人當然不知道“歷史”,不談蘇聯,下層出身的人民成為國家領導者,那都得到小胡子時代。距離法國大革命過去了140多年。在1875年,下層民眾想真正混到上層的通道,在歐洲大概只有德國軍隊和英國的工程師。采用了參謀總部制度後,德國好歹有了面對平民的軍校,以及考察能力為主,出身為次的參謀總部選拔制度,平民們出生入死得到戰功,最終成為上層。或者有卓越的科研表現,在工業化水平最高的英國,得到了科學界的認同之後最終被女王授勛。

中國民朝就根本沒有這個問題,能不能幹出成績,那是個人問題。但是每個人的身份地位和接受的學校教育都是一樣的。

“皇帝韋澤同志!我真想立刻回到共和國所有議員寫信,讓他們看看這個光榮的稱號。如果君權有什麽可以稱為神聖的,這就是唯一的聖神可能!”法國代表約瑟夫很是激動地說道。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現在還在帝制與共和制之間掙紮著,國會議員們中相當一部分人還在舉棋不定。工人聯盟當然不可能支持帝制。

“皇帝韋澤同志,這和君權有什麽關系?這頂多是羅馬共和國的終身執政官,把皇帝的稱號換成總統、總理或者別的一個什麽名稱也沒有任何區別。權力並不是靠世襲得到的,而是靠能力得來的,也不會靠世襲延續下去,這就已經不是帝制。”德國代表霍恩海姆對於帝制有很深刻的認知,他忍不住反駁著同志們的說法。

說起這個話題,英國代表斯圖亞特苦笑著說道:“最近英國準備完全確立文官體系,國內一片反對之聲,說這種文官體系是完全抄襲中國的公務員系統。這種文官體系將毀滅大英帝國歷史悠久的貴族傳統,讓所有權力最終落入為了向上爬,只知道讀書考試的工人農民的子女手中。政府普及教育,最終會反過來毀滅政府。”

“哈哈!”一眾工人聯合會的代表們忍不住笑出聲來。毀滅政府麽?如果貴族政府被毀滅的話,對社會只能是一種推動。如果真的能靠中國的制度徹底摧毀歐洲的君主、貴族、資本家勾結建成的社會,這些國際工人聯合會一定不會有絲毫拒絕。

就在工人聯合國代表在中國四處訪問,看看這個披著帝制外衣的共和國是如何運營,如何發展的時候。大英帝國駐中國大使也趁著元宵節這個異教徒節日拜見了中國皇帝韋澤。

不管停戰之後是不是要繼續戰爭,外交活動總是要繼續進行的。法國與荷蘭已經先後恢復了與中國的正常外交關系,荷蘭也與中國簽署了和平協議,整個歐洲對抗中國的壓力全部落到了英國人身上。

對中華民朝來講,外地入侵僅僅是1840年到1856年的事情。對韋澤來講,外敵入侵是從1840年一直延續到1951年的朝現戰爭。朝現戰爭結束之後,中國終於擺脫了外敵地面入侵的可能。即便如此,之後的大半個世紀裏面,中國還要面對來自海上的威脅。現在,這場夢魘終於結束了,現在敵人要想威脅中國核心地區,首先就要跨過漫漫征途,再突破眾多的外部島鏈。此時的美國人口不過2300萬。即便有大批移民,也沒超過3000萬。其中政府軍數量不超過10萬人。單論人口和兵力,美國還沒有日本強大。自然不用擔心美國和中國搞什麽爭霸。

唯一的問題就只是英國人。和英國大使的談判中,韋澤率直地說道:“我們願意尊重英國的國土與殖民地,更沒有吞並印度的打算。”

除了緬甸之外,韋澤短時間內並不想對英國殖民地動手。正因為深刻體會過中國被別國用槍頂在腰間的痛苦感覺,韋澤很清楚把英國殖民地扣在手邊當人質,遠比直接搶過來要好得多。

再說,就三哥的種姓制度,韋澤也覺得自己實在是無能為力。三哥當年按照風俗燒死寡婦,英國當局就告訴印度當地人,我們英國人的風俗就是誰燒死寡婦,我們就把燒寡婦的人在絞刑架上絞死。所以三哥繼續按照風俗燒寡婦,英國也繼續風俗絞死燒寡婦的人。燒寡婦的習俗在印度以極快的速度消失。

韋澤覺得自己真做不到英國人的程度,管理印度的艱巨工作還是由英國人來負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