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伏擊

就在陳康健他們正在逐步推進的時候,葛立夫他們也開始準備收割。

戰鬥剛開始那會,德軍第二道防線沒有絲毫動靜,隨著劇烈的爆炸聲和激烈的槍聲響起,第二道防線影影憧憧的有人影出現。

初始是由三五名工兵模樣的士兵出來檢查線路,這哪能查的過來,德國人把電話線埋在地下,不可能一點一點的拋開。然後又有傳令兵步行前往第一道防線,看樣子是要確定下情況。

葛立夫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這個,前後三批傳令兵一共7個人,全部被葛立夫他們的冷槍打倒。

還好槍口上蒙著布,槍口焰並不明顯,否則葛立夫他們肯定已經被發現。

第三批傳令兵被打倒之後,第二道防線上的德國人開始集合,他們是要直接增援了。第一道防線上的槍聲和爆炸聲已經開始變得沉悶,這說明戰鬥已經向坑道內部開始轉移,再不增援,第一道防線上的德國人將會全軍覆沒。

增援的德軍大概有一個營左右,雖然是臨時增援,德國人還是服裝整齊,槍械齊備,表現出良好的個人素質。

德國人並沒有因為傳令兵的接連死亡而呈搜索狀態前進,而是用快速行軍的方式直接向第一道防線增援。

德國人沿著交通壕快速列隊前行,交通壕的位置剛好在葛立夫他們的潛伏位置前面。徐盛和成飛鳴在交通壕裏安裝了大量的地雷和爆破裝置,就等著德國人入罄。

德國人的單兵素質還是相當優秀的,他們的前進速度很快,很快就來到交通壕中部,這裏已經是雷區。

轟……轟轟轟!

劇烈的爆炸聲震四野,第一枚地雷炸飛了三名德國人,更多的手榴彈被觸發了激發裝置,連環爆炸持續響起。

這居然是個連環雷。

德國士兵雖然無畏,但是也不願意送死,現在可沒有工兵前出排雷,德國士兵被連續的爆炸駭得不敢前進,無論軍官們如何催促,士兵們都不敢用身體去排雷。

前面的交通壕已經垮塌了一半,三十多名士兵在剛才的爆炸中喪生,只有四五個人被炸傷。從傷亡比例上,能看出雷區的密度是多麽喪心病狂,進入雷區幾乎就是九死一生。

軍官們無奈,把士兵們從交通壕中趕出來,在地面上列隊前進。

這正好方便了葛立夫他們。

葛立夫他們攜帶有大量的劉易斯機槍,這些機槍都使用47發彈鼓,能提供源源不絕的殺傷力。

就在成飛鳴和徐盛埋地雷的時候,葛立夫設置了一個簡易陣地,正好卡在德軍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之間,陣地的左翼和右翼都各有八挺劉易斯機槍。

葛立夫準備使用德國人發明的交叉火力回敬德國人。

對此,德國人並沒有防備,德國人的思維已經僵化。在德國人的概念中,法國人從來不會使用迂回這種戰術。

也怪不得德國人,索姆河戰役發生的範圍,長度只有30公裏左右。如果雙方參加戰鬥的軍隊只有一個團,那麽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迂回。但現在雙方參加戰鬥的部隊已經超過200萬人,平均每一公裏長的地方就有超過七萬人在對峙。這種密度,已經失去了迂回的空間。

在德國人看來,想要迂回,除非法國人能挖地道繞到德國人後方,否則,小規模的迂回只會起到騷擾作用,沒有任何決定性價值。

德國人肯定想不到,第六團主持迂回的胡聽風,家傳的手藝就是打洞。

第一道防線的爆炸聲和射擊聲越來越弱,這表明戰鬥已經深入坑道,德軍指揮官心急如焚,命令部隊從地面快速前進。

前線的弟兄們需要幫助!

未幾,德國人進入葛立夫伏擊陣地的火力範圍。

“嗒嗒……”葛立夫不善言辭,他用猛烈的射擊下達作戰命令。

“嗒嗒嗒嗒……”

最少20挺劉易斯機槍同時瘋狂咆哮,噴出的火舌在陣地前組成一排火扇,一閃一逝的就像是毒蛇口中的舌頭,肆意收割德國人的生命。

這一刻,生命總是脆弱的。

葛立夫在陣地中線,他的準星裏套著一列最少六名德國人。槍聲響起的時候,葛立夫只感覺到抵在肩部的槍托有些微震動,致命的子彈已經從槍膛裏噴湧而出。

雖然還是夜裏,但在雪地的映射下,能見度還算不錯。

葛立夫能清楚的看到德國人胸前爆起的血霧,筆挺的軍裝被子彈撕成布條,碎肉和骨頭茬子伴隨著血霧炸開,頭盔、水壺、子彈、甚至手榴彈,只要是彈鏈掃過,所有的東西都被打的四散亂飛,就像是德國士兵們一樣。

當葛立夫開槍的時候,很多德國士兵們心中只閃過一個“敵襲”的念頭,口中還沒有喊出來,就被隨之而來的金屬風暴打成殘念。很多人順勢趴下,利用同伴的屍體作為掩體準備回擊,更多人四散而逃,想跳進交通壕躲避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