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重甲騎兵

常聽人說“蓋棺論定”,似乎只有到了“蓋棺”的時候,才能對這個人的一生作出評價。

但哪怕是“蓋棺論定”了,結論也不定就是完善的。

其實所有人都有一顆愛國心,不管他們的立場如何。

老雷諾想扯尼維勒的後退,並不是老雷諾不愛國,而是老雷諾認為既然尼維勒和保羅拯救不了法國,那麽就應該換個人來試試,那麽在尼維勒沒有造成嚴重後果之前,把尼維勒搞下台,是最符合法國利益的做法。

克裏蒙梭和福煦、利奧泰不這麽看,福煦和利奧泰身為軍人最討厭兩面三刀且不說,單說克裏蒙梭,他就接受不了老雷諾的這種想法。

在克裏蒙梭看來,政治就是一個權利遊戲,只要政府存在,那麽克裏蒙梭就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一旦這個基礎不復存在,那麽縱然是天縱之資也是枉然。

如果克裏蒙梭在台上,他一定不希望有人從背後捅他的刀子。

由己推人,當克裏蒙梭上台的時候,克裏蒙梭固然可以把法國帶到自認為正確的道路上。那麽當克裏蒙梭沒有上台的時候,克裏蒙梭也會遵守遊戲規則,不使用突破底線的方式獲得權力。

一旦那樣做,克裏蒙梭將會被所有人所拋棄,再也不會獲得遊戲資格。

就想勞合·喬治那樣。

“如果您堅持,那麽我們就只能被動等待。”老雷諾很無奈。

老雷諾有錢,但是老雷諾沒有政治資源,議會成員們不會允許政府中出現一個政經結合的怪胎,那往往會引發另一種形式的災難。

就想百年前的拿破侖一樣。

“那麽我們就等待,當需要的時候,機會會降臨的。”克裏蒙梭堅定。

“在那之前,我們總要做好準備。秦,特別是你,我有預感,你的部隊要隨時做好準備。”利奧泰的預感不太好。

“現在就已經做好準備了,但如果想準備的更好,我還需要更多的裝備。”既然有機會,秦致遠就不會客氣。

“裝備不成問題,如果要裝備給半年後才能上陣的美國人,我寧願現在都給你。”利奧泰滿腹怨氣。

美國人參戰,給了英國和法國很大的信心,但是隨著美國人到達歐洲,英國人和法國人發現這種信心也不是太足。

美國人的部隊全部都是新組建的,士兵們空有萬丈豪情,卻沒有和激情相匹配的作戰技能,因此潘興堅持,對這些美國士兵要最少進行六個月的訓練,才能把這些美國士兵派上戰場。潘興同時還堅持:現代戰爭完整、平衡、獨立的最小作戰單元是100萬人,如果考慮其他因素,要計劃周詳最少要三倍於這個最小作戰單元,也就是300萬人。

這種思想的主導下,潘興帶領美國人抵達歐洲之後,並沒有馬上投入戰鬥,而是先要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能承擔作戰任務。而訓練中所需要的裝備以及教官,都要由法國人提供。

“昨天那位巴頓先生來到我的工廠,開口就要5000輛坦克。我的上帝,現在每個月只有不到300輛的產量,如果滿足美國人的要求,等於是1919年之前所有生產的坦克都要裝備給美國人,我懷疑到那個時候戰爭早就已經結束了。”老雷諾也不無怨言。

老雷諾說的沒錯,戰爭確實是在1919年會結束。但是生產出5000輛坦克卻不用等那麽久,老雷諾正在繼續建設工廠,如果順利投產,每個月的產量可以達到500輛左右,當然了,那必定是在明年,今年是趕不上了。

“前天你們都看了我的部隊對坦克的使用,感覺怎麽樣?”秦致遠趁熱打鐵。

“很令人震撼!”克裏蒙梭贊賞。

“非常棒,那是一種嶄新的思路,可能會改變以後的戰爭形勢,從這一點上說,秦你已經碰觸到戰爭的精髓。”利奧泰贊不絕口。

“還不錯,確實有點出人意料。”福煦贊賞。

福煦是一個傳統軍人,能得到他的稱贊很不容易,這讓秦致遠感到很興奮。

“其實那天表現出來的還遠遠不夠,如果有更多的坦克,他們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難道你們沒有感覺嗎?坦克就是新一代的重甲騎兵,他們擁有無與倫比的戰鬥力。”秦致遠蠱惑。

福煦和利奧泰其實都是騎兵出身,他們軍人生涯的第一步都是從進入騎兵團服役開始,把坦克和騎兵聯系起來,能夠激起福煦和利奧泰的興趣。

“新一代的重甲騎兵?這個形容有點意思。”利奧泰果然上鉤。

“沒錯,新一代的重甲騎兵。你看,坦克具有步兵不具備的速度,同時還有無與倫比的沖擊力,也具有不俗的防禦能力,不管是進攻還是防禦,他們都是最佳武器。這和傳統意義上的龍騎兵沒什麽不同,只是更換了坐騎,從戰馬換成了坦克,從吃草換成了喝油。”秦致遠淳淳善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