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紙面數字

魯登道夫的防禦體系,如果換成漢語就兩個詞:避其鋒芒,誘敵深入。

別感覺這戰術簡單,在沒有迂回空間的法國,魯登道夫能想出這個辦法已經不容易了。

魯登道夫的戰術叫“彈性防禦”,尼維勒首先在這套戰術面前敗下陣來,然後是黑格,再然後是俄軍總司令布雷希洛夫,現在這份名單上又加上了巴斯蒂安。

當接到豪森上校求援的消息後,巴斯蒂安立即派出援兵,秦致遠也命令距離第185團和192團較近的阮俊才的部隊前往支援。

當秦致遠命令阮俊才的外籍軍團第15團前往支援185團和192團之後,秦致遠心中隱隱感覺不妥。

還沒有等秦致遠搞清楚那裏不妥,又有戰報過來,第192團亨利上校陣亡。

德國人的攻擊異常猛烈。

遠處隱約有激烈的炮擊聲傳過來,那是德國人的炮兵正在開火,他們在之前第17集團軍炮兵攻擊的時候一直都沒有回擊,就是等著現在才發揮作用。

豪森上校已近絕境。

幾乎就是在一瞬間,德國人從各個方向冒出來,地毯式炮擊、交叉火力、挺著雪亮刺刀發起沖鋒的德軍士兵……

185團損失慘重,豪森的參謀長在炮擊中陣亡,三個營長死了兩個重傷一個,豪森自己的左臂也被彈片劃傷,好在豪森的意識還算清醒,他立即組織部隊就地防禦,一方面抵抗德國人的進攻,一方面向後方求援,同時命令部隊向192團靠攏。

185團尚能組織抵抗,192團則是已經陷入混亂。

192團團長亨利在德國人的第一輪炮火急襲中陣亡,團參謀長重傷,三名營長一名確定陣亡,一名失蹤,一名被炸斷了一支胳膊,仍在堅持指揮戰鬥。

情況緊急,那名胳膊被炸斷的營長主動要求率隊斷後,請豪森上校立即撤退。

德國人的攻擊異常猛烈,沒有時間客套,豪森上校只來得及獻上一個軍禮,就率領185團和192團的殘兵撤退。

為了輕裝急進,185團和192團並沒有攜帶重武器,士兵們除了步槍就只有手雷,這樣稀疏的火力密度無法阻攔德國人,於是當所有的手榴彈扔光之後,雙方陷入殘酷的白刃戰。

白刃戰是一種最殘酷的作戰方式,戰後統計傷亡,經常會出現一比一的情況,可見戰況之慘烈。

斷後的士兵在人數上不占優勢,好在他們沒有喪失勇氣,全部戰鬥到了最後一刻。只可惜他們的人數實在是太少,沒有延緩多久德國人的腳步,豪森上校帶的部隊裏有太多傷兵,他們還沒有返回曾經占領的敵軍前沿陣地就被德國人追上。

於是又是一場殘酷的白刃戰,這一次留下來斷後的,幾乎全部都是傷兵。

當德國人第三次追上豪森上校的時候,外籍軍團第15團已經趕來救援。

安南人大部分都是新兵,這是他們第一次上戰場,雖然有華人老兵提點,但當面對德國人瘋狂沖鋒的時候,仍不免亂了陣腳。

還是沒有頂住。

德國人一直追擊到向安康團的陣地前,才真正碰上了硬茬子。

向安康一向為人謹慎,設置陣地的時候不僅輕重機槍齊全,而且還拖上來兩門75小姐。

為了防止被潰兵沖散陣線,向安康在陣地中開辟了安全通道,放185團、192團、以及外籍軍團第15團的潰兵過去之後,成了戰場上的最後一道防線。

面對蜂擁而至的德國人,向安康沒有忙亂,等德國人進入死亡地區,向安康才命令部隊開火。

又是一場近似於屠殺的狙擊,德國人最少扔下了兩千具屍體,這才狼狽撤出戰場。

等德國人再次發動進攻,已經是一個小時之後,在這一個小時內,向安康團補充了足夠的手榴彈和子彈,同時和後方的炮兵也建立了聯系,就等著迎擊德國人的進攻。

德國人此時不是單純的正面進攻,而是三面夾擊向安康部的陣地。

蓋於至撒西一線,正面防線大概有六公裏,如果是四個團防守,縱然是守軍無法覆蓋整條防線,最起碼也能互為犄角。

但現在只有向安康一個團,於是德國人可以從容的從三分方向進攻向安康部的防禦陣地。

按照慣例,步兵進攻之前是火力掩護。

德國人的炮兵肯定事先已經計算好射擊諸元,炮擊進行的異常準確。在一個小時的火炮打擊中,向安康團損失了近三分之一的部隊。

其實此時的秦致遠已經想把向安康團撤回來,但馬克西姆堅持要打一打,衡量一下德國人和華人部隊的戰鬥力,於是戰鬥在對於向安康團極端不利的情況下開始。

向安康團在費爾昂塔德努瓦戰役中畢竟是得到過磨練,士兵們之間配合默契,戰術動作嫻熟,軍官們知道在各種情況下應該做出什麽樣的應對。

於是德國人就倒了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