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死戰

1918年的前半年,看上去戰爭確實有結束的跡象,不過勝利的天平傾向德軍一側。

幾乎所有的戰場都在請求援軍,新上任的協約國總司令福煦焦頭爛額。

法國已經動員了40歲以上的男子參戰,英國更是有動員50歲以上男人的計劃,至於德國,他們已經開始動員婦女從事後勤工作。

秦致遠的情況雖然危險,但並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華人部隊並未傷筋動骨,這是秦致遠最大的依靠。

福煦並非不明白秦致遠的窘境,但福煦無能為力,福煦手中的預備隊不多,要用到最關鍵的時候。

請求援兵無果的情況下,秦致遠請求把劉子正和金泰和的兩個師調往蘇瓦松,以保證這個鐵路樞紐的安全。

這個要求也被貝當拒絕,貝當的理由是亞泯更加重要。

秦致遠被貝當的理由氣得摔了杯子,亞泯確實比蘇瓦松更加重要,但亞泯已經有了七個師防守,蘇瓦松有什麽?

兩個新編的步兵團。

秦致遠無奈,從張添壽的部隊中抽調一個團出來,由張添壽親自率領前往蘇瓦松加強防守。

同時把最後兩個安南師派出,一支前往科爾貝尼,一直前往香檳沙隆。

這樣以來,蘭斯只剩下不到六個師的步兵,以及兩個師的炮兵,空軍部隊的大本營則是在巴黎。

第二天一早,戰鬥繼續開始,而且比昨天的規模還要大,巴伐利亞皇子投入了17個師,準備畢其功於一役。

戰鬥首先在科爾貝尼打響,德國人用五個師的兵力進攻科爾貝尼,在科爾貝尼狹窄的正面戰場上,幾乎每一千碼就有一個師。

巴伐利亞皇子的戰術還是胡蒂爾的“暴風部隊”戰術,和胡蒂爾不同的是,巴伐利亞皇子手中有足夠的“暴風部隊”,同時在後續部隊中有大量的A7V,這將對秦浩歌的陣地造成極大威脅。

秦浩歌從婆羅洲返回之後變得更加成熟,或許是在婆羅洲見慣了死亡,秦浩歌有點漠視生命,這從他昨天對待美軍的態度就能看出來。

哪怕是美軍即將全軍覆沒的時候,秦浩歌也沒有派出一兵一卒,還是秦致遠直接下達命令,秦浩歌才派出了裝甲部隊。

這個問題張添壽身上也有,但不如秦浩歌表現的明顯,至少現在還沒有表現出來。

好在秦浩歌雖然變得更加冷酷,但並沒有忘記秦致遠安排的戰術,當德國人開始炮擊的時候,秦浩歌命令部隊後撤,暫時避其鋒芒,等德軍部隊的銳氣消耗掉一部分之後再進行反擊。

令秦浩歌沒有想到的是,德軍的第一次攻擊,就派出了整整三個團,半小時之後又是三個團,再過半個小時又是三個團……

秦浩歌馬上意識到不妥,德軍的數量太多,已經遠遠超過守軍力量,如果此時再使用以前的戰術,那麽將無法奪回陣地。

於是秦浩歌在第二道防線擺出死守的架勢,再也不肯後退半步。

科爾貝尼附近是山脈和森林,防守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德軍的暴風部隊雖然速度較快,但地形限制了他們的速度,德軍的進展遠遠沒有戰鬥剛開始時那麽快,從早晨激戰到中午,德軍只前進了兩千碼,而且還全部都是戰鬥剛開始時獲得的,從秦浩歌嚴防死守之後,德軍的攻擊速度就開始慢下來。

當昨天第84旅的殘兵撤下來的時候,秦浩歌的部隊目睹的美軍部隊的慘狀。

士兵們雖然沒有親臨戰場,但能想象得到慘烈到何種程度,於是就好像是要和美軍比一比誰比較勇敢一樣,華人士兵戰鬥意志極其頑強,他們也和昨天的美軍一樣,一寸一寸的和德國人廝殺爭奪,寸步不退。

華人部隊的武器明顯好於只有步槍和刺刀的美軍部隊,往往只需要一挺劉易斯機槍,就能封鎖一個山口或者是一道山梁,德國人雖然穿插的極為大膽,但進展有限,因為幾乎是每一棵樹、或者是每一個石頭後面都藏有火力點,這些火力點難以清除,成為德軍前進道路上的攔路虎。

德國人試圖使用火炮打開通道,但因為到處都是反斜面的存在,火炮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時因為山路崎嶇,A7V龐大的身軀行駛困難,反而遠遠不如小巧靈活的FT-17。

還沒到傍晚,德國人就停止了進攻,因為慘重的傷亡使德國人無以為繼。

德國人為了打通攻擊蘇瓦松的通道,從昨天到現在已經更換了七個師,幾乎每一個撤下來的師,都被判定為不適合繼續進攻。

在香檳沙隆附近,戰鬥進行的同樣激烈。

等所有的英軍和塞內加爾人渡過馬恩河之後,向安康的第一個命令就是炸斷馬恩河上的所有橋梁,如果德軍想渡河,他們只能自己制作木筏,因為所有的船只都被燒毀,德國人找不到可供利用的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