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侮辱

大概從一個月之前,也就是從黃勵他們登船之後,民國國內針對外籍軍團掀起了一波“起底”風潮。

先是有人在報紙上歷數外籍軍團在歐洲的戰績,重點放在外籍軍團在法國有多麽受歡迎,多麽受重視。

一個最直接的表現是,協約國總司令費迪南·福煦甚至把他的女兒都嫁給了秦致遠。

這時候的輿論還看不出導向,成功激發國人對於外籍軍團的興趣,並且因為外籍軍團獲得的成績感到與有榮焉。

但緊跟著,事情開始向著不好的哪一方面發展。

有人在報紙上披露,包括軍團長秦致遠在內,外籍軍團已經集體加入法國國籍,他們現在已經不是民國人,而是標準的法國人,所以才會受到協約國的重視。

自然也有人為外籍軍團辯解,然後就引發了大辯論。

當時的民國大總統還沒有產生,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這種辯論對於外籍軍團的形象有什麽樣的損害。

或許某些人意識到了,但限於某些原因,並沒有人指出這一點,也沒人加以制止,以至於這股風潮愈演愈烈。

大概半個月前,國內的一家報紙爆出一則石破天驚的消息,外籍軍團高級將領的所有家人都已經移民海外,他們在科西嘉島有一個巨大的基地,同時他們還用殘酷手段征服了蘭芳,屠殺了那裏的至少一千萬當地人!

一千萬,很多人對這個數字沒有概念,於是馬上就有人“科普”:根據1913年北洋政府統計的數字,京城人口大概73萬,那麽外籍軍團在蘭芳屠殺的當地人等於是將近14個京城。

而且這個一千萬裏,包括了蘭芳當地的華僑華裔,他們也被無差別屠殺,現在的蘭芳土地上,生活的除了外籍軍團的家屬,就是紅眉毛綠眼睛的洋人。

這對於外籍軍團的形象,簡直就是一個顛覆,很多人表示難以置信。

於是又有一幹“知情人士”跳出來,信誓旦旦的說親眼所見蘭芳那裏發生了極其嚴重的屠殺。

至此,雖然針對外籍軍團的“起底”達到了一個高潮,但很多人還是不願意相信,哪怕是有“知情人士”跳出來,他們也不願意相信。

如果真的發生了無差別屠殺,那麽你們是怎麽逃出來的?

12月底,一則消息再次搶占了所有報紙的頭版頭條:來自法國的“聖喬治”號遠洋貨輪,在長江流域撞沉一艘民國客輪,造成387人死亡的慘劇。

這則消息點燃了本來就處於激憤中的民眾輿情,早在四月份就有“江寬號”客輪被撞沉,造成700多人溺斃,當時就險些造成民眾和軍警發生嚴重沖突。

雖然“江寬號”客輪是被軍艦撞沉,和外籍船只無關;雖然“聖喬治”號是被英國人雇傭,和法國也無關,但經過某些有心人分析,“聖喬治”號事件和外籍軍團不知怎麽的就聯系到了一起。

緊跟著,又有更多的外籍軍團種種“黑幕”被揭露出來。

不僅是外籍軍團的高級將領,外籍軍團的普通士兵家屬也有很多已經移民,他們帶走了大量民國幼童,這些幼童都被販賣往每周、歐洲各地,生活苦不堪言。

外籍軍團中的士兵有很多已經在法國迎娶了法國女人,他們這是欲亂我血統,亂我中華。

歐洲普通民眾對外籍軍團殊無好感,他們提起外籍軍團就咬牙切齒,在北非的阿爾及利亞,民眾甚至發起請願,要求外籍軍團撤出阿爾及利亞。

外籍軍團在歐洲傷亡比例極高,勝則屠殺戰俘,行“為天理人倫所不容”之事,敗則縱兵劫掠,肆意妄為,法國政府不堪其擾,這才把外籍軍團驅逐出境。外籍軍團名為戰無不勝之師,實則是害群之馬,如果回到民國,一定會比現在的軍閥更加惡劣。

……

等黃勵他們靠岸之前,對外籍軍團的各種黑達到高潮。

百姓其實很容易受到蠱惑,他們對大多數事物不具備分辨能力。特別是華人,因為傳統中“官本位”思想嚴重,導致百姓對“權力”的崇拜深入骨髓,很多人甚至對那些“真真假假”的消息不假思索就選擇了相信。

對這些報紙深信不疑,或者說受蠱惑最為嚴重的是學生群體。

民國的學生,他們接受了一部分高等教育,有“開眼看世界”的想法,卻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對民國的極端失望化為對洋人的極端崇拜,根源卻在於極端的自卑。

很多學生對於外籍軍團取得的成就本來就半信半疑,正因為他們對客觀世界有一定認識,但有認識的不夠充分,所以才明白要取得那些成績有多難。

如果再加上某些有心人煽動,很多學生心中難免生出“如果是我,能做的更好”的想法。

文人相輕嘛,一知半解嘛……

這其實是最危險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