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暴兵能力

關於魚雷的命中率,這真是個令人悲傷的故事。

美國人曾經做過一個統計,美國海空軍在二戰中發射的魚雷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命中率。

哪怕是這個百分之五十,也是在二戰中後期才統計出來的。

至於二戰早期,恐怕美國人沒臉統計。

二戰早期,美國人裝備的魚雷包括空射的Mark13,潛射的Mark14,以及艦用的Mark15。

三型魚雷滿足了魚雷機、潛艇、海面戰艦的各種需要,看似完備,實際上在開戰之初的問題多到讓人忍不了。

美軍魚雷的航行深度經常比魚雷定深要深數英尺、這導致很多魚雷從目標下方溜過去放了空炮。

使用磁性引信的魚雷有過早引爆的問題,使用觸碰引信有無法引爆的問題,陀螺儀也有問題,導致美軍發射的魚雷經常繞回來打自己……

這麽看起來,蘭芳的魚雷機能交出六中四的戰績實屬不易。

不過在隆承轅看來,這樣的戰績很明顯是不合格的,因此當發現只有六中四之後,隆承轅的臉馬上就變成鍋底。

“咱們的魚雷引信還是有點問題,這樣的事以前已經發生過很多次,研究所也進行了改進,不過效果並不顯著,印信的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回頭我準備成立一個攻關小組,專門解決引信問題。”好在隆承轅有決心,當著秦致遠的面立軍令狀。

這只是演習,魚雷機攻擊的是一動不動的靶船,而且有沒有防空火力的威脅,所以命中率是有保證的。

那麽既然還有兩枚魚雷沒有爆,那就只有一個解釋:那兩枚魚雷的引信有問題。

“這個問題不要著急,科研工作要遵循客觀規律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你們不要有太多壓力,工作要有張有弛勞逸結合,現在能有這個局面已經很不容易了,我要給你們記一功。”秦致遠不苛刻。

早在科西嘉時期,秦致遠就注意對研究人員的培養。

現在的蘭芳,有近千位科研工作者,分配在大大小小的十幾個研究所中,這些人都是秦致遠手中的寶貝疙瘩,秦致遠對待科研工作者一向是優容有加。

“正因為有陛下的垂青,我們這些‘下九流’才有今天的榮耀,就像陛下所說:有壓力才有動力。所以請陛下放心,我們一定盡快解決這個問題,不能讓前線將士用聲明博得的機會在一個小小的引信上毀於一旦。”隆承轅有志氣,主動給自己加壓。

“科研工作者”,這是蘭芳才有的稱呼,如果在前清,“科研工作者”被統稱為“匠人”,而研究“奇技淫巧”向來為華人主流社會所不容,所以隆承轅才會對秦致遠的重視感激涕零。

想想看吧,在另一個時空中,哪怕是到了20世紀80年代,華人社會還流傳著“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這句話,華人社會中科研工作者的地位可想而知。

但在蘭芳,科研工作者的地位被無限拔高,已經從科西嘉來到蘭芳的米歇爾和桑迪夫婦的薪水甚至比首相黃博涵還要高。

不僅是薪水高,對於那些有突出貢獻的科研工作者,蘭芳政府給配備生活秘書、司機、醫生、以及衛兵,汽車和別墅就更不用說了。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在蘭芳的科研機構中,研究員們的工作熱情絲毫不亞於工廠裏的工人,通宵達旦連續奮戰是正常現象,有時候為了公關連續奮戰數晝夜也不稀罕。

“在咱們蘭芳,身份最尊貴的不是官員,不是外賓,甚至不是我這個國王,而是你們這些踏踏實實的一線工作者。所以為了能建設更加美好的蘭芳,請你們一定要保重自己,我希望等我們都80歲的時候,我們還能一起見證蘭芳的輝煌。”秦致遠當然明白一線工作者的辛苦,因此頗為動情。

“請陛下放心,我等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請陛下放心!”

“萬歲!”

自發列隊的地勤人員們齊聲高呼,到最後又匯成“萬歲”這個統一的口號。

或許在這種令人激動的時刻,只有用“萬歲”才能表達這些一線工作者的心情。

推崇“官本位”思想的華人社會,歷來官員是最尊貴的,就連那些僅僅是“後備官員”的讀書人,都會因此受益高人一等。而在此時的民國,“洋人”更是比官員還要崇高的存在,至於“國王”就更不用了,那可是“天子”。

老天爺的兒子!

而在蘭芳,秦致遠居然把一線工作者的位置放在國王之上,對於一線工作者來說,這真是莫大的榮耀。

歡呼聲還沒有停止,六架魚雷機組成編隊飛回,從“泰山”號上方掠過,準備飛回附近的機場降落。但魚雷機編隊飛過“泰山”號上方的時候,六架魚雷機齊刷刷的上下擺動機翼,向“泰山”號上的眾人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