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條件

徐振鵬登陸基隆的時候,葛立夫也在組織登陸北海道。

其實就在三天前,北疆軍區已經開始組織對北海道的空襲。

相對於日本人,蘭芳現在最大的優勢就是空軍,既然有優勢,那麽就要盡可能的把優勢最大化,千萬不能有婦人之仁,以己之短攻敵之長,那可就悲劇了。

日本人的北上艦隊確實是在“寧北港戰役”中全軍覆沒,但日本海軍畢竟還是有底蘊的,甚至日本海軍還有最後的一艘戰列艦“霧島”號,這對仍然以驅逐艦和潛艇為主的北疆艦隊是個巨大威脅,在沒有解除這個威脅之前,北疆艦隊的所有行為都會受到限制。

相對於噴氣式飛機,螺旋槳飛機確實是落後,但螺旋槳飛機有螺旋槳飛機的好處,那就是對機場的要求不高。

蘭芳裝備的轟炸機,只要是在平整一點的土地上就能順利起飛,哪怕是在草地上也沒事,只要沒有坑坑窪窪,隨便找塊地方,就能修建起蘭芳的機場。

於是隨著庫頁島戰事的進展,蘭芳的機場也在不斷向南推進,一直推進到庫頁島的最南端。

其實從這裏起飛的轟炸機,如果不考慮返航,已經可以直接轟炸東京。

轟炸東京,這對於所有的轟炸機飛行員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可以說如果蘭芳現在想成立敢死隊,組建一支直飛東京的轟炸機編隊並不費勁。

不過秦致遠還沒有瘋狂到那個份上,陳康健也還有理智,於是空軍的作戰範圍暫時還是只限制在北海道。

這就簡單多了,即使是北海道的最南端,距離庫頁島的機場也不過是僅僅只有500公裏,蘭芳的轟炸機可以覆蓋北海道全境。

其實北海道並沒有多少有價值的戰略目標,在1869年之前,北海道甚至還不叫北海道,名字是叫做蝦夷地。

“蝦夷”,指的是阿伊努族,這是北海道地區的原住民,所以阿伊努族也被日本人稱為是蝦夷人。

1869年,日本政府在北海道成立廂館裁判所,並把蝦夷地改名北海道,這才開始了對北海道的直接統治,同時到了1890年,大量的日本人才進入北海道,對北海道進行開發。

算算時間,日本人對北海道進行大規模開發,也不過就是最近這二三十年的事。

二三十年,也就是一代人,老的那一輩還沒死,新的這一輩已經成為社會中堅,還有把北海道從日本剝離的希望,如果再過上幾十年,那可就會成為既成事實了。

剝離!

不得不說,蘭芳這盤棋下得確實是夠大。

科爾薩科夫,這在21世紀是庫頁島南部最大的港口,但在蘭芳占領整個庫頁島之後,這裏有了一個更好聽的名字——樂浪。

就在目前的樂浪,有大約13000名日本人正在修建一個大規模的港口,這裏以後將會成為蘭芳海軍的軍港。

這13000名日本人,都是在可也帶戰役中被俘的日軍士兵,未來,這個數字可能會進一步增加。

蘭芳從來不是殘暴的,如果日本軍人放下武器,蘭芳不可能將他們全部殺掉。

庫頁島並不是民國關東,這裏生活的沒有民國人,也就是不存在為非作歹這回事,既然不作死,那麽就不會死。

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對天皇忠心耿耿,哪怕是在另一個時空的二戰時期,當時的日本人對日本天皇的崇拜已經達到極致的時候,當美國人攻擊沖繩,日本人全面敗退的時候,日軍奉命對沖繩當地人進行屠殺之後,也有一部分日軍放下武器投降。

民國的漢奸確實多,但日本的“日奸”也不少,在這方面,所有的民族都一樣。

就在樂浪旁邊,一個龐大的機場正在緊急施工中,葛立夫就在這裏指揮蘭芳軍隊準備登陸北海道。

同時空軍正在北海道上方巡弋,攻擊任何有價值的目標,其中就包括已經在北海道準備防禦的日軍第八師團和第九師團。

和瀛洲的情況有點相似,北海道的港口雖然不少,適合登陸的地方並不多,而且又都集中在西南部,葛立夫想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登陸場並不容易。

好在準備登陸的第十一師和第九師並不是裝甲師,沒有太多的重武器,這讓登陸變得簡單不少。

“偵察機一直在對附近海域進行偵查,沒有發現小鬼子的軍艦有調動的痕跡,老包他們隨時準備出擊,只要‘霧島’號敢出來,一定讓他回不去……”參謀長熊恩華正在向葛立夫匯報。

葛立夫只是習慣性的點點頭,並不多說話。

熊恩華不受葛立夫的影響,繼續自己的匯報工作:“第九師已經從寧北港登船,明天早上會抵達樂浪外港,到時候和咱們第十一師匯合,一起在北海道登陸,驅逐艦隊已經出動,全力保障這兩天宗谷海峽水道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