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國菜

一直到了一月中旬,秦致遠這才驚愕的發現,現在居然已經是1920年。

蓬萊島這個地方,溫度真的就是四季溫暖如春,根本就沒有明顯的四季分隔,因此秦致遠對於季節的過渡並不敏感。

就像是現在,雖然看農歷已經快要接近大寒,但每天最低22攝氏度最高31攝氏度的天氣也確實看不出哪裏寒了。

不過這種感覺也僅僅是只存在於蓬萊島,如果離開蓬萊島向北,越過瀛洲,越過琉球,越過高麗一直到海參崴,這裏就是一個被冰雪封凍的世界。

“這個鬼天氣,實在是太冷了,我現在能明白,咱們的老祖宗為什麽不要這個鬼地方,特麽的在這裏時間長了,心眼兒都能給你凍成冰疙瘩。”前偵察兵劉嘉蘭念叨著鉆進屋子,人剛剛一進屋,就忙不叠的開始抖露身上的冰渣子,就這麽出去這一小會功夫,劉嘉蘭眼睫毛上都已經掛了霜花。

“有種,這麽大逆不道的話你都敢說,晚上開會,給你十分鐘時間讓你說個夠。”劉斌縮在炕上和元生機打牌,眼睛都不擡一下。

冷不冷,真的是相對的。

元生機他們待的屋子,屋裏燒的是土炕,地上盤的有地龍,墻壁夾縫裏都能過熱氣,從本溪通過遠東鐵路運來的媒發熱量極大,元生機他們燒起媒來又從不吝嗇,所以房子外面確實是零下三十多度,但房間裏面,元生機只穿了一件襯衣,卻一點也不冷。

這比21世紀的集體供暖強多了,呆在這種房子裏,根本就感受不到溫度的肆虐。

其實就算是剛進屋劉嘉蘭也沒有感覺有多冷,劉嘉蘭頭戴貂皮帽子,身上穿著羊皮襖和羊皮褲子,羊皮襖裏面的背心又是貂皮,羊皮褲子的褲腿甚至是和腳上的靴子連在一起的,這樣的層層保護,也談不上多冷。

“你們倆待屋裏不出去是不知道,剛才我剛從小鬼子和老毛子的戰俘營裏出來,那特麽就跟冰窖一樣,凍得我站不住腳,特麽有幾個老毛子和小鬼子估計是被凍傻了,正光著屁股呆在冰天雪地裏用雪洗澡,真特麽的生番野人一樣。”劉嘉蘭一邊脫衣服一邊念叨。

“特麽不懂別丟人,人家那叫意志訓練懂不懂?人家的視死如歸和武士道精神就是這麽訓練出來的,咱們現在的新兵營也是搞那一套,這叫科學懂嗎?”劉斌抵抗了不到3分鐘,很幹脆的舉手認輸。

劉斌和元生機打得是一種在華人中非常流行的“葉子牌”,大概玩法和麻將差不多,這是元生機他們這裏少有的室內娛樂活動之一。

其實“牌九、麻將”這一類的東西在北疆區並不流行,或者說在整個蘭芳都不流行。

蘭芳更流行體育運動,哪怕是在冰天雪地的北疆區,只要有那麽十幾二十個人,分分鐘就能拉起一場橄欖球比賽,或者是來一場激情四射的足球,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哪怕是室外條件不是很好,在室內環境中玩玩壁球,打打台球也不錯,實在找不到項目還能幾個人背上雪橇出去滑個雪什麽的,實際上能夠從事的體育項目比蘭芳其他地方多得多。

劉斌和元生機之所以會窩在屋子裏玩“葉子牌”,這是因為劉斌的腳在前幾天給崴了,劉斌沒法進行室外活動,所以幾個人才窩在屋子裏打牌。

“冰窖?你確定?”贏了錢的元生機臉上沒多少喜色。

海參崴確實還有戰俘營,關押的分別是俄羅斯內戰期間俘獲的俄羅斯人,以及對日作戰期間俘獲的日本人。

這些戰俘的任務是建設一個新的海參崴,在去年中,這些人經過了一年勞作,但並未完成任務,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他們還會繼續,一直到建設出來一個完整的海參崴,他們才會被釋放。

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難以避免的是會出現減員,這幫人的總數原本在35萬人左右,其中日本人大約為23萬,到現在,這幫人的總數已經不到30萬,其中日本人還不足19萬。

因為海參崴尚未完全建成,所以對這些勞力,北疆區還是比較看重的,所以現在聽到用“冰窖”形容戰俘營,元生機有點不相信。

“也差不多,反正這幫人現在也是吃了睡,睡了吃,留著他們也沒什麽用。”劉嘉蘭的話裏沒多少憐憫的意思。

“不行,咱們要去看看,這特麽都是咱們的財產,如果出現大面積減員,特麽到時候難道咱們自己去幹活?”元生機不想含含糊糊混過去,起身就開始穿衣服。

“呸啊,我這個臭嘴……”劉嘉蘭哀嚎一聲,跟著元生機開始穿。

“到底是怎麽回事?說說。”剛出門,元生機沒忙著去巡營,先把劉嘉蘭拉倒一旁開小灶。

元生機他們住的地方距離戰俘營並不遠,也就是五六公裏的樣子。

其實就在目前的戰俘營,除了一個由高麗人組成的警備大隊之外,並沒有多少額外的兵力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