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緊迫感

年輕人就像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年輕人代表著朝氣蓬勃的未來,年輕代表著無限可能,等等等等,你可以把無數的褒獎用在年輕人身上,因為,年輕,不可看輕。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哀嘆歲月的流逝,不知不覺得感覺就老了。

其實都是無病呻吟,歲月確實是在慢慢走過,但那些走過的日子,已經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成為我們記憶中的一部分,再也無法分割,如果有時間哀嘆過去歲月的流逝,不如把握好現在,不讓自己在將來為現在的歲月而哀嘆。

重生之後的秦致遠明白自己肩頭的重任,明白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所以秦致遠的時間總是看起來不夠用,他總是恨不得把一天分成兩天用,並且對身邊的人也是如此要求。

所以蘭芳上上下下看上去就像是上足了發條的機器人,都在不分晝夜的工作,都在抓緊時間為蘭芳的建設增磚添瓦。

相對於21世紀來說,這個時代的人們還是很淳樸的,他們的心思裏沒有太多雜念,甚至沒有太多為自己考慮的空間。

就在一年前,大部分蘭芳人還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他們的未來沒有任何保障,也沒有任何希望,因此當看到光明前景的時候,可以想象民眾爆發出來的熱情,這簡直可以融化一切。

夜幕降臨時,陸徵祥攜夫人培德女士來到秦致遠的王宮。

陸徵祥和他的比利時夫人培德女士已經成婚21年,令人遺憾的是,陸徵祥和培德女士一直都沒有子女。

陸徵祥返回蘭芳後,培德女士也和陸徵祥一起來到蘭芳,從此深居簡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簡直比華人女性還要恪守傳統。

其實蘭芳的醫療就目前來說還算是很不錯的,朱莉生下秦德時的主治醫生海倫在全世界範圍都算是小有名氣的,但在陸徵祥和培德女士的生育問題上,海倫也束手無策。

沒辦法,科技水平還沒有發展到一定程度,就算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縱然是陸徵祥和培德女士沒有孩子,陸徵祥和培德仍然琴瑟和鳴,和美融洽,實在是令人羨慕。

當然了,婚姻這種事,冷暖自知,至少在除夕這樣的日子裏,陸徵祥和培德呆在椰城也難免孤單,因此秦致遠就主動向陸徵祥發出邀請,邀請陸徵祥來王宮過年。

看上去陸徵祥很樂意。

既然陸徵祥到場,談話的內容就有點偏離家庭,開始涉及時政:“咱們蘭芳目前的總人口已經超過3500萬,其中高麗人占據了大多數,差不多有2000萬人那麽多,剩下的包括近1100萬華人,以及150萬安南人,近180萬法裔和德裔及俄羅斯裔,再有就是近10萬日裔和大約70萬蘭芳本地土著。對於高麗人現在的主要方式是分流,把他們分散開,其中北疆區安置了近500萬,龜背島上安置了近100萬,剩下的都在各大港口務工,或者是還在等待分配。”

蘭芳年前進行了一次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結果令人欣喜,因為和去年初相比,人口有了大幅度增加。

但同時也有隱患,主要是因為高麗人的人口所占比例太大,目前看來雖然不是問題,但從長久看,這未必是好事。

“不要說高麗人、安南人、或者是日本人,又或者是什麽法裔、德裔、俄羅斯裔、這些概念都要淡化,我們只有一個民族,那就是蘭芳人,哪怕是紅眉毛綠眼睛或者是黑頭發黑眼睛,我們也是同一民族,這一點一定要形成共識,不能讓有心人在這一點上做文章。回頭要知會高鴻仕,國家安全局的工作要做到位,對於那些表面上承認是蘭芳人,但心中對於故國念念不忘的,必須要給予懲罰,必要的時候可以流放西伯利亞,把他們交給金九去處理。”秦致遠對於民族意識從來就沒有放松過。

所謂的民族傳承,不怪乎文化、語言、以及傳統,蘭芳目前強制推行漢文化教育,所有的官方出版物、文字標示一律要使用漢語,不允許出現其他任何語言,同時百姓的日常交流也是強制性的使用漢語,即使是那些從歐洲以及日本引進的高素質人才,也要首先過了語言關,才能進入蘭芳社會。

沒錯,相對於華人和高麗人,蘭芳人引進的日裔人口的確是高素質人才。

日本這個國家,雖然國內上上下下都被軍國主義思想荼毒,暴虐思想嚴重,但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國民教育還是做的很不錯的,這一點必須要給予承認。

比如說目前在金蘭灣已經成立的海軍炮廠,因為大量日裔工程師技師的入籍,金蘭灣海軍炮廠已經可以獨立建造410毫米口徑巨炮。

這是個什麽概念?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能鑄造這個級別火炮的國家不超過四個,其中蘭芳、法國、美國都是在蘭芳和日本戰後,從日本獲得了相應技術才得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