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突入

站在二十一世紀看二十世紀初,國際關系是混亂的,國家之間是野蠻的。

但二十世紀初的人們並不是這麽想。

都已經是文明人了麽,只要還沒有徹底撕破臉,國家與國家之間就會維持表面上的平衡,哪怕是私底下再齷齪,表面上也要維持友好局面,共建和諧社會。

蘭芳和英國之間的關系是這樣,法國和英國之間也是這樣,就連英國和美國之間同樣也是這樣。

其實嚴格說起來,這些國家之間都沒有根本分歧,不管是蘭芳還是英國,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本國更加強大,讓本國的國民生活的更好,在這一點上,所有的國家都一樣。

但具體到個體,總是有分歧的。

畢竟社會總資源就是這麽點,某個國家多獲得一些,其他國家就會少得到一點,這麽傾斜下去,表面上的平衡也就無法維持。

英國人已經聲明黃富貴並不在他們手上,所以蘭芳才會選擇暴力行動。

同樣的,如果麥克塔維什他們被英國人發現,那麽蘭芳和英國之間的遮羞布就會被扯下來,雖然一時半會估計還不會走到戰爭哪一步,但彼此之間關系的惡化是肯定的。

所以當英軍炮艇上的探照燈向著利泰洋行的方向照過來的時候,麥克塔維什心裏是真緊張。

還好,這估計只是個例行檢查,英軍的探照燈只是浮光掠影的一掃而過,並沒有停留的意思,這讓麥克塔維什心裏松了口氣。

雖然探照燈已經掃過,但麥克塔維什不敢大意,還是停留在原地,一直等到五分鐘後探照燈再一次掃過,麥克塔維什才開始往上爬。

徒手攀爬,聽上去充滿了高大上,其實滿不是那麽回事,只要身體素質足夠好,稍微接受點訓練,隨便什麽人都可以做到。

建築物嗎,除非是刻意為之,否則總是會有突出部可供利用,窗台外檐,陽台欄杆,甚至是水管墻角,都能成為可供利用的支點。

利泰洋行的這棟樓,當初在建設的時候明顯是以舒適程度為主,沒怎麽考慮過防禦問題,所以支點那是相當多,麥克塔維什就像是猴子一樣,蹭蹭蹭的往上爬,幾乎是沒有任何停頓,看上去甚至比爬樓梯還要快。

到達樓頂的時候,麥克塔維什還是扒著邊偷偷探出點腦袋先觀察了一下,瞅準機會才輕手輕腳的翻上去,來到在樓頂巡邏的那名英國人身後,勒住脖子的同時順著第三根肋骨和第四根肋骨之間的縫隙一刀捅進去。

真的是沒有任何反應,那個英國人僅僅是掙紮了一下,然後就一動不動,麥克塔維什還要騰出手來抓住那名英國人撒手扔下的步槍,以免鬧出什麽動靜驚動了他人。

麥克塔維什練習的是純粹的殺人之道,一旦下手,那就沒有余地可言,第三根肋骨和第四根肋骨之間就是心臟,從這裏一刀捅進去,絕無幸免。

為了掩人耳目,麥克塔維什還是命令一名突擊隊戰士穿起那名已經死去的英國人的衣服,拿上李·恩菲爾德呆在樓頂上似摸似樣的繼續站崗,這才順著樓頂的小門躡手躡腳的往下溜。

洋行嘛,都是有錢人才能玩得起的玩意兒,內部裝修自然也是盡善盡美,雖然現在是二十世紀初電力還不是那麽充沛,但很明顯對於利泰洋行來說,不存在電力不足的問題,哪怕是已經九點多,到了休息時間,走廊內的燈還是亮著的,燈火通明的讓麥克塔維什感覺有點後悔。

這特麽來得早了點,應該是到淩晨兩三點再過來。

這年頭,雖然電影已經誕生,但因為還沒有普及其實並沒有什麽娛樂手段,基本上到了晚上八九點鐘,如果沒有意外人們都已經上床睡覺。

這個時候人們的警覺是最差的。

淩晨兩三點的時候是人體生物鐘最疲憊的時候,如果人們已經入睡,那麽也是睡得最死的時候,如果是那個時間發動襲擊當然也可以,但同時,淩晨兩三點也是警衛最緊張的時候,那時候想要潛入的難度最大。

很多東西經過簡單的反向推理就能得出結論,就像是現在的蘭芳布置警衛,白天基本上都是單哨,到了晚上就會變成雙哨,而到了後半夜,不僅僅是明面上的雙哨,還會再加上暗哨,就是為了防備有人趁機偷襲。

來都已經來了,也沒有功夫後悔,現在也沒有回頭路可走,麥克塔維什偷偷探頭看一眼走廊,然後從懷裏掏出一個黑管子就往手槍上擰。

對,麥克塔維什擰的就是消音器。

也不僅是麥克塔維什,幾乎所有的突擊隊成員都在往手槍上擰消音器,這就讓張漢卿和他的手下看傻了眼。

消音器可是蘭芳軍工廠生產出來的最新產品,別說是張漢卿,就連普通的蘭芳士兵都還沒有配備,說起來這還是消音器第一次應用於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