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兩難

“弱國無外交”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不論是東西方都一樣。

或許在面對英國人和法國人時,蘭芳現在還不夠強大,但在面對高爾察克的聯合政府時,蘭芳強勢的無以復加。

拳頭大確實是真理,以強凜弱聽上去雖然不太好聽,但能為國家爭取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才是硬道理,聽上去好聽不好聽沒關系,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名聲也不好聽,但英國人和法國人就能享受殖民全球給他們帶來的好處。

這就足夠了!

這一次的俄羅斯之行,最大的收獲就是《蘭芳——聯合政府勘界條約》。

根據《條約》規定,蘭芳將擁有整個北海,聯合政府想要在注入貝加爾湖的所有河流上修築水利設施,都要取得蘭芳的同意,聯合政府放棄了對北海的主權要求,同時俄羅斯人有在北海上進行捕撈的權利。

為了這個條約,蘭芳付出的代價是十億元蘭芳幣的各種物資,其中包括武器彈藥、各種食品、紡織品等等。

沒錯,聯合政府現在確實是已經窘迫到連糧食都無法自給的程度。

俄羅斯雖然也是地大物博,但產糧區主要集中在白俄羅斯一帶,高爾察克控制的聯合政府境內不是產糧區,帝俄時代需要從白俄羅斯地區調撥,才能滿足聯合政府控制區的需求,現在白俄羅斯在鄧尼金的控制中,自然是不可能無償提供給高爾察克,因此糧食問題已經是高爾察克的頭等大事。

現在就能看出蘭芳和聯合政府的實力差距,蘭芳的糧食早就已經實現了自給自足,並且還有余力支援民國,同時蘭芳的汽車業和航空業在全球都是頂尖,生產的武器更是從最簡單的子彈到最復雜的460毫米艦炮應有盡有,不管是從任何一個方面說,聯合政府和蘭芳都已經不是一個重量級上的。

在簽訂了《蘭芳——聯合政府勘界條約》之後,高爾察克和秦致遠進行了一次不公開談話。

談話是在鄂木斯克政府大樓頂層,高爾察克的書房中進行的。

但就這間書房來說,裝修的豪華程度比秦致遠的辦公室強得多。

秦致遠的書房崇尚簡潔,裝修色調以冷色調為主,家具也都是普通的木質家具,並沒有多少出奇的地方。

高爾察克的書房則不同,這間占地面積超過一百平米的辦公室使用了大量的金箔作為裝飾,看上去真的是富麗堂皇,充斥著奢華高調的誇張,各種顏色鮮艷制作精美的擺件隨處可見,從東方的瓷器到西方的哥特全身甲琳瑯滿目,再加上名貴木材精心制作而成的古樸家具,嚴格說起來,這應該是一座博物館而不是書房。

說實話,待在這樣的環境裏,秦致遠很是有點不適應,聯想到聯合政府之下的人民已經連基本的生存保障都無法滿足,秦致遠對高爾察克的評價又低了一層。

很明顯高爾察克並沒有意識到這有什麽不妥,親自給秦致遠泡了茶,然後坐下來表情誠摯:“秦,我遇到大麻煩了,需要你的幫助。”

書房裏只有秦致遠和高爾察克兩個人,秦致遠是客人,總不能讓秦致遠親自去泡茶吧。

當然秦致遠也沒對高爾察克的茶藝抱多大希望,因此高爾察克遞過來的茶,秦致遠碰都沒碰。

“說說看,如果我能幫忙的話,我會盡最大可能。”秦致遠嘴上說的好聽,表情還是有點隨意。

這種話都是套話,嘴上說的信誓旦旦,實際上沒有絲毫價值。不管高爾察克的麻煩是什麽,那都是高爾察克的,和秦致遠一點關系都沒有,如果高爾察克想要秦致遠幫忙,那當然可以,但要有足夠的利益,否則秦致遠會自己去泡杯茶,然後坐看高爾察克倒黴。

“布爾什維克,我們必須要幹掉他們,才能保證我們的長治久安。”高爾察克的表情有點猙獰,又有點歇斯底裏。

高爾察克這個人長得還是很有特色的,眼窩倒也不算是很深,但兩眼間的間距有點大,看上去不太協調,嘴部的輪廓清晰,因為嘴唇有點薄,所以即使是高爾察克不刻意,看上去也是有點用力抿緊的意思,高爾察克如果表情嚴肅的時候,可以用“剛毅”來形容,但如果一旦發怒或者是生氣,那表情也不是一般的扭曲。

“不是‘我們’,而是‘你’,布爾什維克或許真的有威脅,但並不是針對蘭芳,他們也威脅不到蘭芳。”秦致遠馬上就劃清界限。

布爾什維克領導的紅色俄羅斯,在另一個時空曾經建立起強大的蘇聯,秦致遠確實是對布爾什維克保持著戒心,不過從現狀來看,布爾什維克很明顯還沒有表現出能擁有和蘇聯一樣的潛力,所以秦致遠對於布爾什維克的戒心非常有限。

從地緣上說,蘭芳也不需要對布爾什維克太上心,畢竟在蘭芳北疆區和紅色俄羅斯之間,還有高爾察克的聯合政府作為過渡,所以秦致遠並不怎麽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