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親兒子

一直以來,暹羅都是東南亞的糧倉。

優越的氣候和豐沛的雨水使得暹羅天生就具有發展農業的優勢,這裏出產的稻米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譽,暹羅人不需要冒著生命危險下礦井,不需要朝九晚五去上班,只需要耕種好家裏的十幾畝地,就能過上令周邊國家民眾羨慕嫉妒恨的生活。

因為英國和法國之間的妥協,曾經的暹羅是東南亞唯一保持獨立的國家,如果沒有前面那句話的注釋,這是個值得暹羅人驕傲的成就,但實際上所有人都知道,暹羅能夠保持獨立不是因為像蘭芳一樣國家有著多麽強大的實力,也不是因為像瑞士一樣國民有多麽不屈的意志,純粹是因為英法兩國都看不上眼,這才讓暹羅苟存至今。

站在英國人和法國人的角度上,攻擊暹羅幾乎肯定是一樁賠本生意,暹羅沒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資源,縱然是有也還沒有勘探出,國內唯一值得稱道的東西就是大米,但大米這個東西也並非沒有替代物,英國人和法國人也不怎麽習慣吃大米,所以現在的暹羅對於英國人和法國人來說就是雞肋,暹羅唯一的作用就是充當英法殖民地之間的緩沖地帶。

在利奧泰來到遠東之前,這種格局已經存上了近百年,甚至已經到了本該如此的地步,在全世界其他各個地區都在為了殖民地發生戰爭的時候,暹羅被遺忘在世界的角落裏。

但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能夠獨善其身,要麽是去奴役別人,要麽是被別人奴役,這種情況即使到了21世紀也依然存在,只不過到時候那些“奴役”的手段會更加的隱蔽一點,不會像現在這樣的紅果果。

暹羅現任國王是33歲的拉瑪六世,他還有一個漢語名字叫鄭寶,在第五代國王的77個子女中,拉瑪六世排行第29位。

如果朱莉知道拉瑪六世的兄弟姐妹有多少,一定很感激秦致遠的為人。

如果拉瑪六世表現出一定的親華,秦致遠不會想到針對暹羅,但事實是從拉瑪六世在十三年前登基之後,拉瑪六世推行的政策是限制華人政治權利、打壓華人經濟、阻止中華文化傳播。

這讓秦致遠如何能忍!

說起來在東南亞諸國中,暹羅國內的華人或者是華裔的比例是最多的,在暹羅的600多萬人口中,有近五十萬都是華人或者是華裔,這是除了泰人之外的最大民族,理應獲得和人口基數相匹配的社會地位。

在拉瑪六世之前,華人在暹羅的社會地位還算不錯,雖然不說高人一等,但也沒有受到刻意打壓,基本上就是國民待遇。

拉瑪六世上台之後,或許是因為清帝國的情況每況愈下,又或者是因為某些野心家的可以挑撥,華人在暹羅的社會地位每況愈下,經濟層面也受到打壓,不管是經商還是置業,需要繳納的稅賦都要比泰人高得多,這讓很多華人苦不堪言。

蘭芳成立後,作為東南亞唯一一個以華人為主體的國家,很多華人從暹羅國內前往蘭芳討生活,在見識到蘭芳的強大之後,這些來自暹羅的移民要求打回暹羅的呼聲越來越高,終於促成了秦致遠針對暹羅的攻擊行動。

和利奧泰打成合作協議之後,對暹羅的攻擊可以說已經是水到渠成,隨時可以發起。

當然了,這還需要一個契機,或者說是需要一個理由,總不能像秦致遠說的那樣,就為了一個“大米很好吃”的理由就發動一場滅國之戰,那也實在是說不過去。

帕多,馬來半島上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城市,很多人就算是拿著地圖也不一定能找到這個地方,但如果說到帕多所處的位置,那就是在21世紀很多鍵盤俠念念不忘的克拉地峽。

克拉地峽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毋庸置疑,如果這裏真的開挖一條運河,那麽馬六甲海峽就會成為雞肋。

秦致遠倒是不在意克拉地峽,先不說有沒有必要開鑿,現在的獅城可不是後世的那個反華急先鋒新加坡,在蘭芳立國的過程中,獅城的華人給了蘭芳力所能及的幫助,要錢給錢,要人給人,不管是從任何一方面說,秦致遠都沒有針對獅城的理由和必要。

帕多是一個小城,和暹羅其他城市一樣,帕多生活著數量眾多的華人,和泰人的比例大概是十比一的樣子,當然泰人是十。同時和很多東南亞地區一樣,華人的聰明和勤勞讓華人擁有相對富裕的生活,這讓很多泰人羨慕嫉妒恨。

永定村是帕多的一個小村子,這是一個由華人建立的村莊,因為第一代華人是來自民國福建,所以他們用自己家鄉的地名來作為自己新家的代稱。

永定村沒有名義上的村長,鄭氏是永定村內的大戶,鄭氏一族的族長鄭翰學就是習慣意義上的主事人。

鄭氏一族是個具有近千人口的大家族,在帕多當地頗具影響力,帕多本地的華人一向是以鄭氏馬首是瞻,鄭翰學在帕多當地頗具聲望,就連暹羅當地的地方官想要做點什麽事,都要和鄭翰學先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