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失控

撲乍那曾經是徐仲卿家的雇工,類似於民國的佃戶,並不完全一樣,僅僅是在農忙的時候會到徐家幫忙,平日裏和徐家並沒有太多關系,算是短工更多一點。

徐仲卿身為徐氏長子,撲乍那當然是認識的,曾經的徐仲卿對於撲乍那來說是高不可攀,所以可以理解撲乍那對徐仲卿的殷勤。

招手叫過來撲乍那,徐仲卿摟著撲乍那的肩膀往旁邊小巷子裏走,在撲乍那耳邊低語一番,然後塞給撲乍那一個小包。

聽完徐仲卿的話,撲乍那面色數變,最終捏著徐仲卿賽過來的小包,重重點了點頭。

轉天,福祥柚木加工廠。

這裏本來是徐家的產業,但因為徐家搬離清邁,這裏被徐家族長徐子亭折價賣給了一名暹羅本地富商。

所謂的“折價”,這是個比較好聽的說法,因為某些客觀原因,轉讓價格還不到實際價值的三分之一,徐家當然也不想賣,但怎奈形勢比人強,有些事徐子亭也是無可奈何。

那本地富商買了木器廠之後並不是要經營,而是要轉手倒賣,倒賣的對象是英國人,價格嘛,當然和實際價值相差並不大,至少和徐家的轉讓價格比起來,還是有挺大賺頭的。

上午,兩名英國人在幾名暹羅本地人的保護下來到木器廠。

柚木是一種名貴木材,可以用來制作高档家具、地板,或者是用來進行室內裝飾,柚木廣泛分布於暹羅和緬甸,緬甸的柚木質量尤其好,在二十一世紀曾經被稱為是緬甸的“國寶”。

福祥柚木加工廠在清邁算是遠近聞名,這個加工廠並不僅僅是擁有加工木材要用到的機器,同時還擁有一整座山的柚木林,正是因為這個便利條件,所以福祥柚木加工廠的木器暢銷清邁,甚至在緬甸也小有名氣。

徐家搬離清邁之後,整個加工廠事實上處於停業狀態,工人們並不知道加工廠何時會重新開業,每天都會聚集在加工廠門口等待最新消息,所以當這兩名英國人到來的時候,工廠門口聚集著上百名翹首以盼的工人,他們有意無意的擋在加工廠門口,想第一時間得到最新消息。

必須得說,暹羅人確實是有點不修邊幅,或許是因為天氣比較炎熱的原因,這些暹羅人看上去都有點衣不遮體,再加上衛生狀況不佳,看上去就跟流浪漢差不多,至少在那兩名英國人眼中是那樣。

當英國人乘坐的馬車來到加工廠門口的時候,那些工人們並沒有讓開,他們想看看新老板是什麽樣,會不會和老東家一樣對他們那麽好。

如果是徐子亭過來,很可能溫言撫慰一番,然後給出幾句承諾,或許就能穩住大局。

但這兩名英國人顯然沒有那個耐心,或者他們並不認為這些人值得他們浪費精神,因此跟著馬車過來的幾名暹羅人就格外暴躁。

“你們這些豬玀,滾開,不要擋著大爺的道——”四五名保鏢一樣的暹羅人手裏拎著短棒,罵罵咧咧的上來又抽又打,想把這些人驅散開。

“喂,放尊重點,我們是這家工廠裏的工人——”有人在大聲呼喊,想證明自己並不是外人。

徐家雖然是家大業大,但身在異國他鄉,徐家還保持著華人的善良和謙遜,對待工廠裏的工人,徐子亭一向是優容有家,因此工廠裏的工人們並不怎麽畏懼老板,反而在很多時候,這些暹羅人很擅長利用自己地頭蛇的優勢,為自己爭取一些應該獲得的,或者是不應該獲得的利益。

“滾開——如果你們不老實點,那麽你們什麽都不是。”保鏢手中的短棍上下翻飛,沒有絲毫的停滯。

不管是在印度、在緬甸、又或者是在馬來亞,或者說是在全世界,英國人一向扮演者征服者的角色,這讓英國人格外有底氣,連帶著他們的保鏢也會高人一等,所以在面對土著居民的時候,英國人從來都沒有“軟弱”過,或者說,英國人從來沒有像華人一樣“軟弱”過。

面對保鏢的短棍,有工人在哀求、也有人在哀嚎,同時更多的聲音在據理力爭:“你們不能這樣,我們已經在這裏工作了很長時間,這裏也有我們的心血——”

面對工人們的哀求,保鏢們沒有絲毫猶豫,抽下來的短棍依舊有力,嘴裏的話還是不堪:“去你麽的很長時間,跟老子沒有半毛錢關系——”

好吧,暹羅並沒有“毛”這個概念,大概就是這麽個意思。

對於這些保鏢來說,這頓棍棒應該算是下馬威的一種,但對於這些工人來說,這種感覺並不怎麽美妙。

其實在保鏢們剛開始揮動短棍的時候,工人們就已經散去,那些保鏢並沒有因為工人們的躲閃而收斂,他們肆意追打著工人們,連那些已經倒地的也不放過。

工人們雖然人多勢眾,但並沒有反抗的意識,很快就有人見了紅。